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13643
大小:3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2
《练习限度,让数学教学更有效侍作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者承诺:木文系木人所作,如冇抄袭等违法违规行为,文责自负。练习限度,让数学教学更有效【摘要】练习限度,是指练习思、想、练习方法、练习手段、练习效果等与教学练习冇关的内容,在练习过程屮,应把握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量度。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吋,过多的练习会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或反感,尤其是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数学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通过“点”上突破、“巧”上探索、“趣”上调控、“展”上延伸,就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耍素的容量、进展,实现教学耍素的有机组合,从而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关键词】
2、数学练习;有效性;实践策略清代教育家颜元有句名言:“讲之功冇限,习之功无已。”我们知道,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复习课都离不开练习。练习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冇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冇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Z笔。循着这条思路,笔者认为,虽然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冇重要地位,但不可盲口地机械、重复练习。在教学过程屮,教师常常有效地控制教学要素的容量、进展,实现教学要素的有机组合,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相对来
3、说教后的练习限度更为重要。所谓练习限度,是指练习思想、练习方法、练习手段、练习效果等与教学练习有关的内容,在练习过程中,耍把握其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量度。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设计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使学生学而不厌,做而不烦,做到难易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Z目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在
4、“点”上突破所谓“点”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重、难点,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从实际岀发,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对重点内容可采用集屮性练习,对难点既要抓住关键,乂要适当分散。此阶段可以有儿下儿种练习形式:(一)验证性练习。在新授课的时候让学生先通过猜想,再进行验证,在学生口主的验证练习中掌握知识,从而突破了重点与难点。如:在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再让学生用画画,算算的方法进行验证练习,从而得出结论。(二)专项性练习。在教学中对
5、于学生很难理解的关键之处要重点花时间进行专项练习,而不能平均使用力气。女口: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由于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首先要找出题中单位“1”的量,所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便对如何找“标准量(单位1)”设计了专项练习,如根据条件找出单位“1”的量:1.实际用沙的吨数是原计划的;2.已完成的路程量是总路程的;3.五月份用电量相当于一月份的;4•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5•实际用水比原计划少。通过此项练习,为学习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奠定了基础,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
6、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分散性练习。练习在吋间上应该有适当的分配。一般地讲,适当的分散练习比过度的集中练习优越。适当的分散练习可以使毎次练习的效果较好,不仅在时间上较为经济,而冃在技能的保持上也较好。但在分散练习的次数和练习时间的分配上,不应该是机械的、平均的,而要因不同的情况而异。一般地说,较有效的分配是:在开始的阶段,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各次练习之间的时距可以短一些;随着技能的拿握,可以适当延长各次练习之间的时距,每次的练习时间也略可增氏。至于毎次练习的时间和各次练习之间的时距以多少为最好
7、,必须根据练习的性质、内容和学生的年龄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定。技能越复杂,练习内容越困难,所需要的练习次数和练习的总时间就越多。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每次练习的时间和各次练习之间的时距都不宜太长。二、在“巧”上探索课堂练习要讲究技巧,盲目地练是低效的,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得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易混淆的内容,耍引导学生加以辨析。此时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一)对比性练习。教学屮有一些题口从字眼上看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而实质上有区别的内容,此时教师可以设计此种练习。如: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8、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两道题目:(1)比85多37的数是多少?(2)85比37多多少?有的学生看到这两道题目,不假思索,提笔就写:85+37殊不知第二道算式是85-37o这两道题,数字都是一样的,看上去没多大区别,并且都有一个“多“字,所以,学生顺手就来85+37。由此可见,对于这样容易混淆的练习,应指导学生认真加以辨析,仔细审题。(二)发现式练习。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们可以通过两组计算让学生去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