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期末复习总结提纲

空气调节期末复习总结提纲

ID:41813527

大小:121.2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02

空气调节期末复习总结提纲_第1页
空气调节期末复习总结提纲_第2页
空气调节期末复习总结提纲_第3页
空气调节期末复习总结提纲_第4页
空气调节期末复习总结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气调节期末复习总结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环境影响因素:建筑物内部空间环境质量的优劣与稳定总是受着内.外两种干扰源一多变的自然环境和人员、照明、设备级工艺过程等热.湿及其他污染源的综合影响•建筑环境控制的基本方法:根据室内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分别应用供暖.通风或空气调节这类技术来消除各种干扰,进而在建物内建立并维持一种具有特定使用功能且能按需调控的“人工环境”5=•系统:由若干设备、构件按一定功能、序列集合而成的总体,其广义概念中尚应包括受控的环境空间•控制:建筑环境空间任何时刻的进出风量水量热量.湿量以及各种污染物量,总会自动地达到平衡状态。暖通空调系统正是借助对

2、相关参数与负荷的调控,消除各种干扰因素,在确保预期室内状态的条件下维持上述诸量的动态平衡•建筑环境应用分类: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1=•供暖:它是通过采用一定技术手段向室内补充热量,主要针对室内热环境进行温度参数的合理调控,以满足人类各种活动需求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空气调节: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主要针对室内热(湿)环境及空气品质,对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空气洁净度、成分等参数进行不同程度的严格调控,以满足人类活动高品质环境需求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通风:是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采用换气方式,主要针对室内热(湿)环境(由温度、湿

3、度及气流速度所表征)和(或)室内外室气污染物浓度进行适当调控,以满足人类各种活动需求的特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基本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暖通空调设计中一些基本的参数简单处理似乎可按当地冬、夏最不利情况考虑,但这种极端(最低、最高温湿度若干年才会出现一次,且持续时间有限,由此必然导致设备容量与投资方面的浪费。因而,设计规范确定这些计算参数时,一般都采用允许其具有一定“不保证率”,即允许全年少数时间内可不予保证室内温湿度设计标准这一原则。•室内空气计算参数:所谓室内空气计算参数,主要是指暖通空调工程作为设计与运行控制标准而采用的空气温

4、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等室内环境控制参数!=在建筑环境控制中,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可分为两类:以保证人体舒适、健康和捷作效率为目的的“适性环境控制参数”:在生产厂房以及些研究设施中,以着重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环境需求为目的的“工艺性环境控制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除了考虑室内参数综合作用下的人体热舒适和工之特定需求外,还应根据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室外气象、经济条件和节能政策等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in•工艺性环境控制参数:所谓工艺性环境控制,系指与生产工艺或某些特殊操作过程密切相关的室内环境控制。鉴于工艺过程的千差万别,环境控制

5、可能包括一般降温、恒温恒湿或空气净化等类型,其控制参数应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着重根据工艺过程的特定需求来确定。对室内温湿度参数方面有严格要求的恒温恒湿空调来说,不仅要确定满足工艺要求的温湿度参数,还给出了各自的允许波动围•房间得热量:指某一时刻由室内和室外热源进入房间的热量总和。得热量按是否随时间变化分为稳定得热和瞬变得热。按性质分为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显热得热分为对流热和辐射热ea•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关系:得热量与冷负荷有时相等,有时则不等。如前所述瞬时得热量中只有显热得热中的对流成分和潜热得热才能直接放散到房间,并立即构成瞬时

6、冷负荷。至于辐射得热,它在转化为室内冷负荷的过程中,数量上有所衰减,时间上有所延迟,其衰减和延迟的程度取决于整个房间的蓄热特性。建筑围护结构的蓄热能力和其热容量有关,而材料的热容量几乎与其重量成正比关。•复季冷负荷:夏季建筑物内各房间经由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及室内各种热源湿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通常总是逐时变化的。如果将某一房间内这些计算冷负荷值逐时累计,必将会在某一时刻获得一个最大冷负荷值此值即是该房间复季冷负荷或称室内冷负荷,也就是通常需借助空调送风或其他介质加以排除的室内余热量。•如何确定室内冷负荷:1定应当首首先根据据所所

7、聚务务房何间的同同时使用用情况.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或按各房间逐时冷负荷累加值室内冷负荷2加上相应的新风荷(3必要时还有再热负荷)此外尚需考惠由风机、风道、水泵、水管.水箱等温升引起的加冷荷。对于其中由设备、管道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乘上富裕系数。•空气热湿处理的基本过程:1.等湿加热过程特点:温度升高,熠增加,含湿量不变;措施:表面换热器、电加热器等;恰湿图:垂直向上,A-B;热湿比:+8。2.等湿冷却(干冷)过程特点:温度降低,熠减少,含湿量不变;措施:表面换热器等;熠湿图:垂直向下,A-C;热湿比:・8。1.等熠加湿过程特

8、点:温度下降,焙近似不变,含湿量增加。措施:喷循环水。熠湿图:近似沿等熠线向下,A-Eo热湿比:e=4.19ts^02.等焙减湿过程特点:温度升高,熠近似不变,含湿量降低;措施:固体吸湿剂吸湿;焙湿图:沿等熠线向上,A-D;热湿比:£心0。3.等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