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03948
大小:56.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2
《磷酸酯抗燃油项目建设方案及规划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磷酸酯抗燃油项目建设方案及规划设计一、磷酸酯抗燃油项目基本情况(一)磷酸酯抗燃油项目建设背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首先就是要加快实现劳动力的市场化,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劳动力效率提升创造条件。其次就是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为资本有效配置创造好的制度安排。未来我国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特征将逐步明显。因此,必须以创新为技术进步的核心,通过创新增强产业的吸收能力,以更好地吸收国外的引进技术,同时以国内技术创新促进我国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要促进技术引进与技
2、术创新两种方式融合推进,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要把整体推进和重点扶持结合起来,要把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国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其次,要通过增强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再其次,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稅收优惠政罠,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系统。《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路径是,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和引领、以工业强基和质量提升为基础,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为侧翼。这一战略路径十分清晰
3、地告诉人们,中国制造业着力于通过自身的努力,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方面系统地推进。实施这一战略路径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整体上提升中国的制造业,使中国制造业赶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步伐。《中国制造2025》是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是致力于提高制造业供给能力的重要实践。(二)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磷酸酯抗燃油生产建设项目。承办单位名称:赤峰某某有限公司。(三)项目选址方案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赤峰某某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
4、积33036.51平方米(折合约49.53亩),净用地面积33036.51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9.53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磷酸酯抗燃油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磷酸酯抗燃油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介于北纬41°丁10〃〜45。24715〃,东经116°21’07〃〜120°58z52〃之间,蒙冀辽三省区接壤处,蒙东辽西冀北地区(旧热河地区)经济中心、区域中心城市。被自治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5、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三区、七旗、二县,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内蒙古东部中心城市。赤峰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春季干旱。赤峰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境内有红山文化遗址。赤峰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的腹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区,2016年GDP总值为1933.28亿元,是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之一。(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9.77%,建筑容积率13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65%,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8.81万元/亩,
6、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33036.51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6353.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277.8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9279.09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878.00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33036.51平方米。推动传统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矿业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建设迈出新步伐;加快形成百万吨级
7、铜冶炼优势产能,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铜冶炼深加工基地。围绕建设新型化工产业基地,发展壮大以煤、玉米、硫酸为原料的新型化工产业,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条。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注重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塑造,突出城镇近郊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中打造一批绿色有机产品品牌。围绕建设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医药产业基地,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引进和培育一批新药生产项目,尽快把医药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围绕激发建材、纺织产业竞争力,推进现有企业引联重组,促进传统产业焕发
8、新活力。推动新兴产业重点破题。制定完善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重点新兴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下力气引进和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京津冀清洁能源保障输出基地,努力落实京津冀千万千瓦电力消纳协议,着力打通赤峰能源外送通道,切实增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后劲。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培育“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加快推进电子信息和动漫制作等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市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