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

ID:41759976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1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_第1页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_第2页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_第3页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_第4页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何侃崔蒙蒙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浒墅关培智学校X关注成功!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网易微博摘    要:文章在解读《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基础上,提出了践行课程标准的三项建议:坚持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导向、注重培养培训“医教结合”的康复师资以及全方位拓展康复训练课程资源。关键词:培智学校;康复训练;课程;课程标准;医教结合;一、问题提出由于当今特殊教育对象发生的变化,目前我国大部分特殊教育学

2、校已经转型为涵盖多种残疾类型学生的综合性学校,三类特教学校往往都不仅仅限于单一类型的残疾学生(盲、聋、智障,包括多重残疾)。尤其是培智学校,学生残疾类别多、残疾程度重,他们实质上具有教育与康复的双重需求。学生的个体间差异及个体内差异尤为显著,除智力障碍之外,多数学生伴有运动、感知觉、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等障碍。如何为这些残疾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科学、可持续的教育?康复训练课程又有怎样的功能与地位?如何在培智学校有效实施康复训练课程?本文拟深度解读《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程标准》),结合目前我国特教学校康复课程

3、的实施现状,提出《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二、《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一)康复及其课程理念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对功能障碍者提供一系列基础训练、专业技术和环境支持的服务,使其达到和维持身心最佳的功能状态。这一定义实际上源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2001),以“功能障碍者”涵盖了培智学校“高度异质而多样化的学生”;而康复的手段、措施则包括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等在内的综合康复;其内涵则是基础康复训练、康复专业技术和环境支持。《课程标准》正是遵循“以学生为本、个别化教育、全方位支持”三大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指满足学

4、生的个性化康复需求,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实现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个别化教育”指应针对学生的功能障碍,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全方位支持”指针对其身心障碍导致的功能受限,提供全方位的自然支持和专业支持,包括提供辅具和环境改造等。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为满足培智学校不同学生的康复需求而设置,以期补偿学生身心缺陷,帮助学生实现学习与发展。因此,《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注重功能改善与潜能开发,强调教育与康复的有机结合。它对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在培智学

5、校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以当代康复医学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康复训练经验,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设定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该课程目标分为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分目标。总目标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学生动作、感知觉、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提升其注意、记忆、言语、思维、情绪等能力,促进其潜能开发,为学生适应日常生活与学习活动,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分目标则包括动作、感知觉、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四个子目标。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标

6、准》的分目标进行解构,再在具体的康复训练情境中对课程标准进行重构,形成单元/课时目标。也即,在基于康复训练的教学中,源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先于教学内容而存在,教师需要根据先定的教学目标处理教学内容,任何教材皆是用以支持教学的工具或资源之一。此外,特殊教育教师既要将分目标和康复训练计划中的学年/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进行有机结合,还要根据不同障碍类型之间的差异性,建立不同的康复训练目标,以适合特殊儿童个体发展需求。该课程内容根据总目标、分目标构建,分为动作训练、感知觉训练、沟通与交往训练、情绪与行为训练四大模块。动作训练包括粗大

7、动作(姿势控制、移动、平衡与协调)与精细动作(手部动作、手眼协调、握笔写画、使用工具)训练;感知觉训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与本体觉;沟通与交往训练包括言语准备、前沟通技能、非语言沟通、口语沟通;情绪与行为训练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调节、行为管理。但上述课程内容不分学段、不分等级,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贯穿于义务教育全过程。特殊教育教师应以课程内容为载体,评估学生的现有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目标和内容,训练后再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遵循“评估、训练、再评估”的原则,对特殊儿童

8、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三)课程实施该课程主要面向有康复需求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过程以教育康复训练为主,医学支持等手段为辅助,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具体实施要以学生现有能力为起点,遵循“小步子多循环”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