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传统生命理念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传统生命理念

ID:41743283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31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传统生命理念_第1页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传统生命理念_第2页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传统生命理念_第3页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传统生命理念_第4页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传统生命理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传统生命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传统生命理念丁立维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X关注成功!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网易微博摘    要:通过对《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的分类与书目探索,从生命理论、用药护理、房中养生和超越升华四个方面分析西汉时期人们的传统生命理念。认为当时人们对于生命已有相当深入的认识,对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总结,同时重视房事养生,并为成功孕育后代提供了许多方法,还认为生命可以通过后天修炼得到超越升华,达到不老不死的神仙境界。关键词: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生命理念;作者简介:张其成z

2、hangqicheng96@163.com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ZDA234)《汉书·艺文志》[1]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影响了后世众多学者,如宋代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中对于目录学的突破、王应麟采掇博雅的《汉书艺文志考证》,又如清代学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近代章太炎的《七略别录佚文征》等,都是后世学者对《汉书·艺文志》进行的文献考据方面的研究[2]。然而《汉书·艺文志》的价值远不止于文献学和目录学,它作为西汉时期对学术的权威分类文献,对研究传统理念的起源和演变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除了表明古人注重人的道德修养以外,对人的生命本身

3、也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阅读《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以下简称《方技略》),深感古往今来,虽物非人亦非,但就传统领域而言,对于宇宙生命的认识框架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下文将以《方技略》的分类,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者为框架,探讨中国传统生命理念。1医经:生命之理《方技略》的医经部分共七家,二百一十六卷,其中大部分已亡佚,并且对于其所载的《黄帝内经》是否为今本《黄帝内经》仍存争议。从《方技略》的论述来看,医经主要是研究人的“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通过对生命之理的分析和探索,了解“百病之本,死生之分”。掌握了生理和病理的知识,才能创造对应的治疗方法,“用度箴(针)石汤火所

4、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若是按照正确的理论施治,则“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若不知医理,便会出现“以愈为剧,以生为死”之类的误判。由以上文字可知,最迟到西汉时期,人们已经对人体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并且建立了配套的理论体系用以指导治疗。流传至今的医经惟有《黄帝内经》,我们无从得知其他医经中的理论是否与《黄帝内经》中的理论相似,但若从优胜劣汰的角度来看,两千多年来,指导人们生活和医疗实践的《黄帝内经》在对生命的认识上无疑是有其过人之处的。那么根据《黄帝内经》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西汉时期认为生命是可以被认知的,人的生命与天地万物拥有同样的生长规律,并将这种规律与当时普遍流行的气、阴阳、五行等

5、世界观理论融合会通,最终形成了既有形而上的总括理论体系框架,又有形而下的治病、养生、延年手段的“天人合一”的传统生命理论,并一直沿用至今。2经方:以药卫生《方技略》的经方部分共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是《方技略》中卷数最多的一部分。经方的内容主要是根据“草石之寒温”“五苦六辛”和“疾病之浅深”再参以“气感之宜”,将多种药物进行配伍组成方剂,达到“致水火之齐,以通开解结,反之于平”的治疗疾病的目的。从所列的十一家书目来看,内、外、妇、儿各科都有著述,并且还有关于饮食的《神农黄帝食禁》七卷以及可能是论述组方理论的《汤液经法》三十二卷。可以认为,西汉时期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已经相对成熟了。

6、人们脱离了仅凭经验来选用草石药物的阶段,并从中归纳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用药理论来护卫生命。西汉时期的医家已经意识到针对特殊的生命个体需要用独特的药物治疗,如《妇人婴儿方》十九卷,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也有不同的用药理论,如《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疮瘲瘛方》三十卷等。另外还有了护理观念,并从饮食的角度作出了相关规定如《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值得注意的是,在《方技略》所列举的书目中没有一部书的书名表现为本草学专著,究竟是因为当时确实没有出现本草学专著还是在搜罗书籍的过

7、程中有所遗漏或者其他的原因,需要继续深入思考。我们认为,一是当时关于本草的论述杂见于医经部分,没有单独成书;二是本草的内容杂见于经方部分,仍是以药与症的对应关系为主,尚未有后世的四气五味理论。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正是以理、法、方、药俱全而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东汉与《方技略》面世的年代相去不远,张仲景在“序言”中也提到此书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撰写而成,虽然《方技略》中经方部分目前全部散佚无从得见,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张仲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