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709560
大小:91.5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30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_图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7课戊戌变法课程标准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知识与能力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思想主张、主要活动。2.了解“百日维新”的经过及失败原因。3.讨论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介色扮演,师生的互动,共同探究戊戌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戊戌变法在除“I口”布“新”过程中的进步性。2.通过料创设情境阅读史,分析和探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屮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
2、观。重点:戊丿戈变法的W史影响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探究法、图片资料展示法等。导入新课甲午战争,小国战败。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曾说过“甲午战败……他带给中国人心灵上造成的创伤是以往历次战争失败所不能比拟的。”提问:为什么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心灵造成那么大的创伤?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人国打败过,现在竞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时无数的中国人,心里在问,既然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那怎样才能救亡图存呢?当无数中国人感到迷茫的时候,有两位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出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变法。第一幕风云起波澜投影康有
3、为梁启超(介绍康梁)过渡:康梁是初步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爱国知识分了,当他们听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他们对屮国该如何救亡图存,有了占己的见解。那就是变法问题:什么是变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问题:《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梁二人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投影汉代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来就以“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上15,是指向皇帝上书言事。“公车上书”就是举人向皇帝上书Z意。观看视频,概括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过渡:几天Z内,康、梁就召集了1()00多名举人签名支持,这一次上书,督察院以清政府
4、已经在“马关条约”上签字,无法挽回,拒绝接受。(汤志钧《戊戌变法史》)光绪皇帝虽然没有看到,但是上书已经流传到北京上海等地,让一些知识分子也了解了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康梁等维新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问题:康梁为了争取更多人支持和参与维新变法,他们还做了哪些事?3•办报刊,立学会,创学堂学生根据右图归纳公车上书后,康梁还做了哪些事加快新思想的传播?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介绍资本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成立了维新派的团体强学会,推动变法。1895年到1898年,全国各地设立的学会、学堂、报馆
5、和书局不下300所,形成了学会如林,万众沸腾的局面。(配合地图)康有为公车上书后,乂三次上书光绪皇帝,倡导变法。1897年徳国强占胶州湾后,民族危机空両严重。投影:时局图民族危机严设问:这幅图说明了中国当时面临着怎样的情况?重,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后来在帝师“翁同鉢”的引荐下,两个青年才俊得以会而。康有为在第五次上书中说:投影:“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煌,不知死所。”光绪帝深受康有为等人爱国精神的震动,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i个是有志于变法的热血青年,一个是不甘做亡国之君的光绪皇帝,这样看起來,他们应该可以做一番大事了。可是历史总有写细节值得
6、我们注意。变法期间,康有为唯一一次接受光绪帝召见在1898年6月16
7、E
8、,他记录了当时的情形史料坐定后,他命令一切伺候的人都退出去,在我们整个的谈话中,他的眼睛时时留神窗户外面,好像防备人偷听一样。——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三)提问:光绪帝要防备谁偷听?为什么要防备人偷听”?归纳:光绪帝没有实权,害怕慈溪,所以需要小心提防。慈禧对变法的态度如何呢?材料慈禧太后从一开始就告诫光绪皇帝,变法不能完全以日本作为学习的榜样,她说:“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封建正统),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屮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第一册)慈禧在卬午战后,成了千夫所指,她也面临巨
9、大的压力,谁也不想成为亡国的罪人!从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变法是有限支持的。当然她是何底线的,即:不改变祖制。在慈禧的默许下,戊戍变法开始了,从1898年6月到9月103天内,光绪皇帝连续颁布]00多道除“旧”布“新”的上谕,形势犹如“疾风骤雨”o1898年是旧历的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第二幕疾风骤雨103天1・热闹的变法:新政的推行在这103天屮,光绪皇帝颁布了哪些改革措施呢?吴玉章当时正在四川的旭川书院学习,他和他的同学们会听到哪些改革措施?请大家把这些内容按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行归纳。时间1898年6月到9月内容政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