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7课《家乡的节日可真多》教案

ID:41709380

大小:79.7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30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7课《家乡的节日可真多》教案_第1页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7课《家乡的节日可真多》教案_第2页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7课《家乡的节日可真多》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7课《家乡的节日可真多》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乡的节日可真多》教材分析:《家乡的节tl可真多》是第五单元一一“有趣的家乡风情”中的第一课。教材在对春节进行重点介绍、对节tl习俗和节日文化有了“点”的了解后,设置了“家乡的节日可真多”的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各种各样的节日让我们更加亲近,更加团结,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就是过节的意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向上的健康一面,但也有些不良习俗和迷信活动对我们产生消极落后的影响。我们要避免消极的影响,让节日过得有意义。在生机勃勃的活动中,指导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充分、深入地了解、探究家乡的节日文化和习俗,感受过节的快乐和节日风俗人情之美,受到

2、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家乡节H的喜爱Z情,进而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发现节日文化习俗中的低俗文化、封建迷信,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报刊或向家长咨询,了解家乡的节日习俗和节日文化;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3、引导学生发现节日文化中的低俗文化,封建迷信,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主要是通过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使同学们在活动中了解我们的节日,加深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査能力;2、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3、学会抵制不良风气和封建迷信互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传统节日以及自己家乡特有的节日;2、了解节日的习俗和历史背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节tl文化中的低俗文化,学会摒弃封建迷信与低俗文化。课前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2、准备节日食物和物品图片;3、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搜索、向家长咨询等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节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爆竹声屮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说说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过年)3、我们

4、马上也快过年了,大家喜欢过年吗?(喜欢)4、揭题板书,学生们带着兴奋的心情齐读课题。5、了解家乡人民庆祝新年的一些方式,感受过年团圆快乐的气氛。6、说说记忆中,你对过年最深的卬象是什么?7、了解中国的一些过年习俗(包饺子、祭祖、拜年等)。8、小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庆祝新年的方式都各不相同,但是过年时的喜庆、热闹以及人们对未来美好的希望是永远不会变的。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1、老师展示节日食品和物品:红豆、月饼、元宵、粽子、龙舟模型、风筝等。2、讨论:看到这些东西,想到了什么节日?3、全班交流,让学生把食物、图片和节日联系在一起。4、俗话说:

5、“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故事和来历?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全组讨论。5、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老师强调仔细听,代表发言完后可做补充。三、总结过渡,拓展延伸:1、师小结:通过大家的描述,老师发现大家对节口的了解真不少,在交流中,我们也发现了节tl习俗中有一些不良习惯,低俗文化,封建迷信等活动,如:大量燃放鞭炮;过渡消费;过“鬼节”等。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哪些不好的习俗?2、学生提出一些过节的不良习惯,教师也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们讨论。3、讨论讨论,怎样才能让节日更有意义?・、♦教学反思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7课《家乡的节日可真多》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乡的节日可真多》教材分析:《家乡的节tl可真多》是第五单元一一“有趣的家乡风情”中的第一课。教材在对春节进行重点介绍、对节tl习俗和节日文化有了“点”的了解后,设置了“家乡的节日可真多”的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各种各样的节日让我们更加亲近,更加团结,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就是过节的意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向上的健康一面,但也有些不良习俗和迷信活动对我们产生消极落后的影响。我们要避免消极的影响,让节日过得有意义。在生机勃勃的活动中,指导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充分、深入地了解、探究家乡的节日文化和习俗,感受过节的快乐和节日风俗人情之美,受到

2、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家乡节H的喜爱Z情,进而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发现节日文化习俗中的低俗文化、封建迷信,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报刊或向家长咨询,了解家乡的节日习俗和节日文化;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3、引导学生发现节日文化中的低俗文化,封建迷信,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主要是通过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使同学们在活动中了解我们的节日,加深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査能力;2、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3、学会抵制不良风气和封建迷信互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传统节日以及自己家乡特有的节日;2、了解节日的习俗和历史背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节tl文化中的低俗文化,学会摒弃封建迷信与低俗文化。课前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2、准备节日食物和物品图片;3、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搜索、向家长咨询等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节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爆竹声屮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说说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过年)3、我们

4、马上也快过年了,大家喜欢过年吗?(喜欢)4、揭题板书,学生们带着兴奋的心情齐读课题。5、了解家乡人民庆祝新年的一些方式,感受过年团圆快乐的气氛。6、说说记忆中,你对过年最深的卬象是什么?7、了解中国的一些过年习俗(包饺子、祭祖、拜年等)。8、小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庆祝新年的方式都各不相同,但是过年时的喜庆、热闹以及人们对未来美好的希望是永远不会变的。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1、老师展示节日食品和物品:红豆、月饼、元宵、粽子、龙舟模型、风筝等。2、讨论:看到这些东西,想到了什么节日?3、全班交流,让学生把食物、图片和节日联系在一起。4、俗话说:

5、“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故事和来历?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全组讨论。5、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老师强调仔细听,代表发言完后可做补充。三、总结过渡,拓展延伸:1、师小结:通过大家的描述,老师发现大家对节口的了解真不少,在交流中,我们也发现了节tl习俗中有一些不良习惯,低俗文化,封建迷信等活动,如:大量燃放鞭炮;过渡消费;过“鬼节”等。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哪些不好的习俗?2、学生提出一些过节的不良习惯,教师也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们讨论。3、讨论讨论,怎样才能让节日更有意义?・、♦教学反思略。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