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661941
大小:58.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9
《大学思修考试复习问答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简述传统哲学价值观及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思想价值: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是客体属性和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和效用。价值來源于客体,取决于主体,产生于实践。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否定:・1、人类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自然无所谓内在的价值。・2、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人类不可能对动物和一切生命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2、阐述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及主要流派的思想,并加以评述。非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内
2、在价值的肯定:动物解放论/权利论生物中心论大地伦理学: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物都应该得到人类的道德关怀。3、以儒家思想为例评述弱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弱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内在价值相对肯定:人类根据理性来调节感性的意愿,有选择性地满足自身的需要。儒家:弱人类中心主义第一,对人类的爱要高于对动物的爱,动物的利益必须服从人类的利益。第二,对动物要有同情、怜悯之心,禁止虐待动物。第三,要以“礼”的方式对待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物。第四,以节制的方式猎取野生动物。4、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与本质的思想(1
3、)、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3入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5、近些年出现的老人倒了扶不
4、扶的争论引发了能否设立见危不救罪的议论,一些人试图通过道德法律化来改变人在道德上的堕落,结合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思考能否把见危不救犯罪化?见危不救不能犯罪化原因第一、救助义务对选择自由产生影响。第二、见危不救犯罪化违反了“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原则,混淆了法律特别是刑法与道德的界限第三、见危不救犯罪化与我国当前不作为犯罪以及损害性因果关系理论还存在冲突之处。第四、见危不救行为上升为刑法规范不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第五,见危不救犯罪化缺乏现实可操作性。第六,抹杀人的善心,被救助人未必会产生感激之情。
5、6、简述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在道德与法律关系上主要观点自然法学观点:法律和道德不能分离。自然法学派认为,法的效力来源于不言而喻的自然理性、来源于藏于人类最深层的普遍的公平正义准则,制定法(即主权者制定的法律)应该符合这个自然法的要求。凡是与自然法相违背的制定法都是无效的。实证法学(法律实证主义)观点:法律和道德可以分离。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的效力來源就是主权者的命令,提出了“法律就是主权者的命令”,“恶法亦法”的著名命题。强调只要是经主权者依合法的形式颁布的法律,就应当予以适用与遵守,而不论该
6、法的内容如何。7、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用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学过的法律知识,回答下述问题。1、什么是故意犯罪?2、什么是过失犯罪?3、护士甲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结合案例具体分析。・1、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7、・2、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或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3、就本案而言,作为职业护士是知道新生婴儿不可俯卧的,从案情介绍看,该护士半小时后又来查看,似乎表明她意识到危险性,据此可以认为她事先已经预见行为的危险性,判断为过于自信的过失8、儒家由“诚”而“信”的逻辑思路是否仍然具有现代价值?请结合中国的诚信危机谈谈自己的看法。经济诚信危机政府公信力危机个人诚信危机•儒家诚信并没有完全过
8、时,在儒家诚信与西方诚信的共同支持下,中国社会的诚信建设才能成为可能。•需要内在精神信仰与外在制度的共同支持。9、如何评价“亲亲相隐”的现代价值体现了对人权的保障有利于证据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体现法律的价值10、简述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形式和内容?・1、基本含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