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七)传记阅读(一)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七)传记阅读(一)

ID:41623353

大小:63.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9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七)传记阅读(一)_第1页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七)传记阅读(一)_第2页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七)传记阅读(一)_第3页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七)传记阅读(一)_第4页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七)传记阅读(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七)传记阅读(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七)传记阅读(一)(时间:40分钟满分: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书生志击长空1982年,陈一坚被任命为国产歼击轰炸机的总设计师。当时陈一坚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命运从此和这架不知何时才能问世的歼击轰炸机紧紧捆绑在一起。其实,他的命运早就和歼轰机联系在了一起。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一坚告别了宁静的生活。日本小飞机经常对中国大地进行轰炸,年幼的他与大人们一起躲在防空洞里。一位母亲带着襁褓中的婴儿,害怕孩子哭声会被日本飞行员听到,这位母亲就让孩子吃奶来捂住他的嘴巴,结果就把孩子活活闷死了。“晩昏犹萌顽童志,报华夏,慰我祖”

2、,童年深埋的情感种子终于萌发成了报国的大志。报考厦门大学时,陈一坚认准了要学航空,造飞机,三个志愿都写上了航空,并且下定决心:不录取我,就换个大学再去考,直到被航空系录取!1981年,国家财政紧缩,军费大幅削减,“飞豹”由重点型号降为“量力而行”项目。经费削减,进度放慢,基建缓建,项目基本处于“下马”状态,陈一坚急了。陈一坚说,没有歼击轰炸机,海军作战时就没有了空中“保护伞”,就得捏着汗跟人打.海军部队告诉他,如果人家跑到南沙跟我们较劲儿的话,我们就够不着了,如果出现敌方飞机,我们的军舰只能被动挨打,陈一坚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有研制费,但是工资和办公费、

3、纸笔钱总还是有的,“飞豹”研制团队就这样继续方案调整、打样设计,根治原方案中的重大缺陷,坚持了约一年时间,在其他配套单位已经全部停止研制的情况下,“飞豹”设计图已经一摞摞摆在案上。他们的坚持,让“飞豹”的命运出现转机。1982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批复,“飞豹”重新列入国家重点型号,研发工作转入全面详细设计阶段。1988年,“飞豹”迎来了首次呼啸长空的机会。此后,“飞豹”又经历了长达10年的试飞,每一次惊心动魄的试飞都让它成长得更茁壮。1998年,“飞豹”正式列装服役,这架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研制的歼击轰炸机,大大增强了我军对地对海的作战能力和远程支

4、援能力,成为当时国产战斗机中唯一可以覆盖中国南海地区的机型。从此,中国空军掀开了更加“有所作为”的一页。“我只是一介书生。”陈一坚说。对这个书生来说,创新不是火花四射的澈情迸发,而是日常的工作,“就是遇到问题不吭声,自己去学习去解决”。改革开放后,陈一坚赴德国参观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的前身MBB公司,看到好几柜子研制飞机的美式技术规范,翻了几本后,陈一坚被震撼了:这个规范太先进了!当时我国长期按照苏式技术规范、管理模式研制飞机,美式技术规范与实现“飞豹”的设计要求有着难以想象的差距。就在短时间的参观中,他很快领会了苏式规范和美式规范的差异。陈一坚团队毅然决定规

5、范转轨。一个创新的标准树立了,之后各种困难考验接踵而来。选择了美式规范,飞机的设计计算能够更加精确,却非常费时,非得用计算机才行。勒紧裤腰带买来了新的设计工具却不会用,怎么办?陈一坚又发挥了善“啃”书的能力,买来许多这方面的书籍、资料,先扫盲后又自学编程。因此,“飞豹”成为了国内最早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机种之一。如今,已经83岁高龄的陈一坚仍然为大飞机的发展奔波呼号,依然密切关注着新“飞豹”的研发和升级,为航空人才的培养不遗余力。第一代“飞豹”研制历经20年,而如今新“飞豹”从立顶到装备部队只用了短短数载;原来飞机的机翼机身整合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今只需要

6、几小时形变化,魂继承,“飞豹精神”又在新的团队里流传。(选H《人民H报》,有删改)1.文章一开始介绍陈一坚幼吋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2•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1)没冇歼击轰炸机,海军作战时就没冇了空中“保护伞”,就得捏着汗跟人打。答:(2)形变化,魂继承,“飞豹精神”乂在新的团队里流传。答:3.本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陈一坚研制“飞豹”歼击轰炸机的执着与毅力?请简要概括。(4分)答:4.陈一坚对研制“飞豹”歼击轰炸机的执着与毅力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8分)民

7、国一醇儒王学斌①提起黄侃,大概今人脑海中多浮现出一位放浪形骸的狂徒形象:随意骂人,反对白话文,脾气古怪,贪嗜美食……而其博大精深的学问倒是少人知晓。其实,曾任教于国内多所名牌大学的黄侃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国学大师,博雅醇儒。②黄侃在北大任教时,主讲辞章学和中国文学史等课。学生都称黄侃是一个“特别教授”,他在课堂上讲《说文解字》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讲,一不带原书,二不带讲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学生下课以后去查书,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全班同学啧啧称赞。《说文解字》是一本枯燥的书,要是一般地讲授知识,谁也难久坐下去、久听下去,可黄侃在讲每个字时,是

8、带着爱憎的感情来讲的。他每次登堂讲课,听课的人,不仅有本班的,还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