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92119
大小:92.5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8-28
《人培方案5月30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人才培养T作的总体设计和实丿施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对教冇教学质最进行监控、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是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为贯彻落实“高教三十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推进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决定対2012版木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现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一、指导思想1•坚持社会
2、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承弘扬优良办学传统,深入探索教育规律和人才成氏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引导学生又红又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而发展。2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以区域经济或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坚持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并重,坚持学牛全而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遵循“注重学科专业基础、突出实践应用、强化能力培养”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适应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专业教育特色,着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全血提升人才培养质最和水平。4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学分制人才培养体制。二、基本原则L坚持“全而发展、德才兼备、需求导向、个性化发展”的原则;2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以知识为棊础,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冃标,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升综合素质。制定知识日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并将素质提高和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
4、培养的全过程;3坚持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注重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的需求。建立学校、社会、学生共同参与(社会调研一企业参与一学生介入一专家论证)论证,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冇效对接;4坚持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构建“平台撇块”的课程体系,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从重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耍,满足职业需求出发,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组、更新与优化,构建符合应川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加大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白主权和选择空间,促进通识教冇、专业教冇和自主发展冇机
5、结合,为学生今后多元化发展提供充分空间;5坚持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以棊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与岗位对接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6充分利用优质的教冇教学资源,加大信息化、网络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白主学习的能力。三、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L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产业和行业需求,培养具冇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
6、要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基木规格要求⑴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团结互助、乐于奉献。⑵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木技能和基木方法,了解木专业的发展前沿,具有初步的实践应用能力;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⑶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改革开放意识、
7、国际意识、竟争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观念。⑷具有健康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学牛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⑸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金的人格和陆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各专业应结合本专业特点,制订出具体的培养日标和规格要求。四、学制、修业年限1.学制4年,修业年限46年。2四学年总共208周,其中寒暑假50周,教育教学158周。五、基本要求L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从知识逻辑体系向
8、技术逻辑体系转变。改学科导向型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导向型,即以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或行业所需的知识、技术或技能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基础课耍适用,课时适当下调;专业基础课要管用,优化和整合课程内容,降低重复性;专业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融合。2课程体系建立的依据是:专业对应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