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

ID:41581024

大小:84.0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28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_第1页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_第2页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_第3页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_第4页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麻醉监测技术麻醉监测能及时了解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和重要脏器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现及防止并发症和意外,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麻醉和术中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及无创脉率■血氧饱和度(SpO2),大手术和重危病人用有创血压(IBP)及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气管内全身麻醉应该使用呼气末CO2(PetCO2)监测。小儿麻醉大手术应有体温监测。1.呼吸功能监测1.1呼吸运动与呼吸音1.1.1呼吸运动包括呼吸运动形式、幅度、吸/呼比值、节律与频率。正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大于每分钟25-30次

2、,提示有呼吸功能不全,常见于脓毒血症、ARDS和肺梗死,呼吸频率减慢多见于颅内高压和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上呼吸道梗阻时出现三凹症状和吸气时间延长,下呼吸道梗阻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1.1.2呼吸音气管狭窄出现管样喘鸣音,小气道梗阻时有喘息声,肺水肿、肺炎可闻及湿啰音,气管导管插入过深、肺不张、气胸和胸腔积液时患侧呼吸音降低或消失。1.2潮气量(VT)和每分钟通气量(VE)可用呼吸容量表(spirometer)和麻醉机上通气量表(volumeter)测定。正常值:成人潮气量(VT)350-500ml,每分钟通气量(VE)5

3、000-8000mlo机械通气时应监测呼出气量。1.3气道压力(Paw)气道压力与潮气量、吸气流速、呼吸道阻力和肺顺应性有关,潮气量和吸气流速稳定时,气道压力直接反映呼吸道阻力和肺顺应性,在机械通气时,吸气时的气道内压峰值成人为1.18-1.47kPa(12-15cmH2O),儿童约为0.98-1.18kPa(10-12cmH2O),增加潮气量和吸气流速,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均可使平均气道压力升高。气道压降低或等于零时,指示呼吸回路漏气或气管导管接头脱落。1.4无创脉率•血氧饱和度(Sp02)1.4.1适应证

4、1.4.1.1全身麻醉。1.4.1.2高位硬膜外阻滞。1.4.1.3老年和重危病人手术麻醉。1.4.1.4小儿麻醉。1.4.1.5机械通气和呼吸衰竭的治疗。1.4.2方法1.4.2.1开启无创脉率■血氧饱和度仪开关,电源中断时可用蓄电池。1.4.2.2一般用手指探头,光源对准指甲,小儿可放在拇指上,也可用小儿探头,围绕手指、足趾或掌背、足背。1.4.3临床意义1.4.3.1同时显示脉率和Sp02,吸空气时Sp02正常值成人为96%-97%,新生儿91%-92%01.4.3.2早期发现低氧血症(Sp02小于95%)及时纠

5、正和避免严重缺氧。1.4.3.3指容积脉搏振幅与温度、外周血管阻力及血压高低有关,发热、外周血管阻力低及血压正常则波幅高,低温及寒冷、外周血管收缩,搏动差,则波幅低,甚至消失。1.4.4注意事项1.4.4.1探头安放位置正确,导线用胶布固定。1.4.4.2血管收缩时若在指根用1%普鲁卡因封闭,使血管扩张则可测得SpO%1.4.4.3涂指甲油后测不到。1.4.4.4低温、低血压时也不易测到Sp02。1.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1.5.1适应证1.5.1.1气管插管全身麻1.5.1.2机械通气。1.5.1.3

6、重危病人及心肺复苏病人。1.5.2方法1.5.2.1传感器置于气管导管接头近侧或用鼻导管放在两侧鼻腔。1.5.2.2开机并等仪器自动调零后,即可连续监测每次呼岀气的PetCO2及波形变化。1.5.3临床意义1.5.3.1监测通气功能。1.5.3.2维持正常通气。1.5.3.3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1.5.3.4及时发现故障。1.5.3.5调节呼吸参数和指导撤离呼吸器。1.5.3.6监测体内C02产量的变化。1.5.3.7了解肺泡死腔量及肺血流量的变化。1.5.3.8监测循环功能。1.5.3.9C02波形变化:如气管导管插

7、入或滑入食管及接头脱落则波形消失,严重低氧血症波幅降低,呼吸心跳停止波形消失。1.5.4注意事项1.5.4.1CO?监测应定期使用标准浓度气体校正,使用前通大气,使基线位于零点。1.5.4.2呼吸气体采样器,置于气管导管接口处,越近气管导管越好,小儿可将采样管置于气管导管尖端,采样管内不可有水汽。1.5.4.3贮水罐内的水应及时清除。1.5.4.4死腔通气增加、肺梗死、休克和心衰等循环功能变化时PetCO2明显低于PaCO2o2.心电图监测2.1适应证2.1.1主要用于各类心脏疾病,如急慢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病窦综合征

8、、Q-T间期延长综合征、心肌病、慢性疾患、已知心律失常和严重电解质紊乱者。2.1.2术中常规监测目的在于发现和防治心律失常和心跳骤停,了解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和起搏器功能。2.2.2、常用导联2.2.1肢体II导联,P波显示清晰,对心律失常及心跳骤停的监测较为合适。2.2.2胸前V5或改良CM5导联(作用电极置于V5,无关电极放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