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骨干校建设心得体会

国家骨干校建设心得体会

ID:41575705

大小:93.8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8

国家骨干校建设心得体会_第1页
国家骨干校建设心得体会_第2页
国家骨干校建设心得体会_第3页
国家骨干校建设心得体会_第4页
国家骨干校建设心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骨干校建设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骨干校建设心得体会管理工程系甄小明二O—三年十二月五日2010年我院成为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建设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至今已有三年的时间,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回想起参与骨干校建设的三年历程,感慨颇多。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五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

2、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为此,在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屮,我们结合青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在旅游管理专业探索了“校企融通、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按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育,强化对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围绕学生探究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缩短教学与生产和社会实际的距离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自我发展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在专业建设屮,我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推进内涵式生产性实训、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

3、评价体系等要索。(-)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目标决定行动。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如何根拯区域经济发展确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冇要解决的问题。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同时耍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是在解决人才培养质量基础上对培养目标进行貝体化,其内涵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索质等要索。高等职业教育既冇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它有自身内在的木质特性和要求,与之相对应,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包描基于认知规律特点的基础知识体系、基于岗位标准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系、基于人的全而发展的职业素质体系等三个子系统,其整体规格体系体现出“高”与“职”的两大属性结

4、合与统一。(二)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为了完成培养目标把教学内容按一定组织结构搭建的支撑结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而系统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把体系屮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齐个部分有机的关联,构成支撑框架下的一个或几个子系统。这里所说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就是构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0标的课程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实现职业素质成系统、基础知识成系统、动手能力成系统,教学管理成平台,形成“三系统一平台”的课程体系。(三)创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其主要内涵是最大程度地确保学生“学中做”和“做中学”:一是“学中做”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施为目标寻求与企

5、业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学生技能要求,开展诸如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等工学结合形式,其首要口标是服务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完成;二是“做中学”以为企业一线服务为目标主动提高院校在市场需求屮吸引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企业需求”与“院校服务能力至上”的原则,主动开展各类技能人员的培养培训以及针对企业需求的科技开发服务。(四)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双师”结构教学因队建设是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整体结构上专兼结合。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以及外部环境实际,兼职教师在整体“教师”结构队伍中比例应逐步达到1:1。为此,要逐步压缩理论课程,壇加其实

6、训课程;要逐步扩大兼职教师在授课中比例,充分发挥其企业i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使其逐步在整体队伍屮所占比例达到50%。二是个体上具备“双师”能力。即引进有企业经历专职教师、培养强化本校已有专业教师、提高现有教师对外技术服务能力是目前“双师”能力捉升的重要途径。(五)推进内涵式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就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或者社会相结合,逐步开发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功能,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以实现经济效益来补充实训基地正常运转的所需,并在生产中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尽而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种实训方式。生

7、产性实训不仅为师生创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可以利用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用于购置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以及创新教学手段等,以此改变消耗性实习实训为创造效益的生产性实训。(六)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以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质量评价为切入点,从高技能人才质量标准的岗位专业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同时注重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主休的多元性,应包括政府的定期评价(如就业率统计、政策倾斜等)与专项评价(如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等)、社会专业测评(如组织接受相应院校、企业、评估机构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