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75578
大小:57.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8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九月份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我上学了》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屮,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屮去,并且与学生不断互动,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我大量采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课堂教学活动化。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游戏、表演等教学活动。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屮,我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3•合作交流。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口己。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注重合作交流,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2、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一、《天地人》教学反思木节课设计重点体现“三务实”,即思想务实、设计务实、过程务实。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屮识字,在快乐活动屮识字。1•多种方法识记,提高识字效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识记生字的方法。在汇报的过程屮,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屮,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2.《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教学11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冇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冇屮去激发和培养。比如在教学生字时,用
3、生字卡片,让孩子们三到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记字。播放《你、我、他》视频童谣,创设情境识字。将情境带入课堂,将课堂述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二、《金木水火土》教学反思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乂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III字格屮所山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
4、。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2•注重帖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屮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三、《口耳目》教学反思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槊。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冇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
5、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本节课伊始,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讲什么是象形字,而是采用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C猜想哪个身体部位和哪个字相连,然后同桌合作认一认。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识字与交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四、《日月水火》教学反思我在这节识字课上,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自主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1.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在
6、学习中探究识字方法和规律。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述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学习的点拨者。五、《对韵歌》教学反思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木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3•去“对
7、”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11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口语交际、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根据这个总目标,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口语交际活动课。1•有情境才“能说”。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不能局限在课堂里,把它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引发学生交流。本节课开课伊始的两个情境,看似与课堂教学无关,实际却与课堂教学内容和连,甚至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孩了们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