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

编制说明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

ID:41568743

大小:47.3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28

编制说明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_第1页
编制说明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_第2页
编制说明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_第3页
编制说明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_第4页
编制说明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编制说明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征求意见稿)标准超草组2018年10月一、任务来源1二、标准制定的目的与意义1三、标准编制原则3四、工作过程4五、主要技术内容介绍及分析51、标准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52、规范性引用文件53、术语和定义64、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的原则75、诊断流程86、结构诊断的主要内容与方法107、功能诊断的主要内容与方法11一.任务来源《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任务合同书(课题名称:支撑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产业链诊断优化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编号:2016YF

2、F0201601)的要求,由清华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相关单位负责标准的编制工作。二、标准制定的目的与意义工业园区是我国产业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工业园区的生产活动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制约了园区未来的发展潜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工业园区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循环经济促进法》指出,“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产业生态系统是循环经济在“中循环”尺度上的重要举措

3、,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影响减小的重要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鼓励园区的循环化、生态化发展,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园区试点实践工作,推动循环产业链从自发形成向自觉构建的转变。2003年,国家环保部门出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报、命名和管理规定(试行)》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指南(试行)》等文件。其后,环保部门会同商务部门和科技部门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于2005年起将工业园区列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范峙,后逐渐形成了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

4、休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推动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2016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国家级技术经济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等绿色园区。当前,已有六批100余家工业园区成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范围覆盖我国东中西部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中央财政专设的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已累计安排近30亿元

5、支持示范基地建设。我国在工业园区层面进行的循环化试点实践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暴露了诸如部分改造措施效果有限、循环化改造与园区环境管理规定存在冲突等问题。究其原因,作为循环化改造对象的工业系统自身高度复杂,循环产业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工业活动种类繁多、各种物质能量关联关系形成了复杂的产业链网,实现物质循环的途径和方式可能并不唯一。此外,我国不同地区工业园区的规模、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差异明显,实施循环化改造时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不同,因而循环化改造的重点任务和实施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简单照搬其他区域的经验难以保证循环化

6、改造的实施效果。为了提升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效果,需要结合园区循环产业链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改造方案,落实改造措施。对园区的循环产业链进行诊断,准确掌握园区循环产业链的结构与功能状况,是进行循环化改造的关键步骤。当前,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的主要依据为各类规划编制指南,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编制指南中,与循环产业链诊断相关的部分主要包括“确定任务”、“调查、收集资料”两项工作程序,以及“生态工业园区概括和现状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必要性分析”两项主要内容。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指南中,与循环产业链诊断相

7、关的部分主要包括“园区现状和发展基础”、“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及下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循环化改造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三项主要内容。现有规划指南在资料收集上偏重园区整体运行状况,对企业内及企业间循环关系等微观信息收集不足;在分析过程中偏重园区循环产业链的整体功能,对循环产业链的具体结构特征认识不足;诊断结论偏重对循环化改造总体效益、存在困难等方面的定性判断,对循环化改造的具体措施与改进方向支撑不足。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诊断环节缺少相应的规范,园区循环化改造主耍依赖相对单一的评价指标进行评审考核,难以引导园区根据实际情况

8、制订并落实相应的改造方案。综上,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对象复杂、意义重大,亟需设立相应标准,通过完善的诊断流程和内容框架,引导园区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开展循环化改造工作。三、标准编制原则1、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