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超分子组装

第四章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超分子组装

ID:41542632

大小:80.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7

第四章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超分子组装_第1页
第四章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超分子组装_第2页
第四章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超分子组装_第3页
第四章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超分子组装_第4页
第四章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超分子组装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超分子组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超分子组装第一节分子间相互作用1.1引言物质处于不断运动变化Z中,物质ZI'可的各种相互作用支配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物质Z间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它们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无论在牛物体内,还是在牛物体外,牛物分子和所涉及到的化学物质都存在分子运动及变化,包括牛物分子的口身运动及各种物质的分子代谢。生物分子之间,生物人分子与化学物质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化学物质具备特界的化学基团或化学结构,与相互补的生物大分子发生作用,导致生物人分子的化学和构象上的变化,进而引发或抑制了某些生物反应。因此,可以认为化学物质与蛋白质受体,酶和核酸之I'可的作用力,是生物效应的

2、原动力。通常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为两类,即强相互作用(主要指共价键)和弱相互作用(乂称分子间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表5-1).前者通常维持分子的基本结构,它是使分子中或分子间的原子之间结合的主要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决定着生物大分子的一级结构。也有部分化合物是通过强相互作用起作用的,其结合能远远超过分子的平均热动能。弱相互作用在数值上虽比强相互作用小得多,但它在维持生物大分子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中以及在维持其功能活性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重要识别方式。1.1.1共价键在共价键中,若成键两原子的电负性差值为零,这种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若成键两原子的

3、电负性差值不等于零,这种键称为极性共价键。由两个相同原子形成的单质分子,如H2、C12等,两个原子电负性相等,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相同,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是均匀的,整个分子中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重合,这种分子叫非极性分子(nonpolarmolecule),分子中的键是非极性共价键。由两个不同原子所形成的分子,如HC1,由于氯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大于氢原子,共丿U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一边,结果氯原子一边显负电,而氢原子一边显正电,形成正负两极,这种分子称为极性分子(polarmolecule),分子中的键为极性共价键。1.1.2分子间力分子间作用力指存在于分子与分子Z间或高分子化合物分

4、子内官能团之间的作用力,简称分子间力。它主要包括:•范徳华力:起初为了修正范徳华方程而提出。普遍存在于固、液、气态任何微粒之间,与距离六次方成反比。根据来源不同又可分为:•色散力(en:Londondispersionforce):瞬时偶极Z间的电性引力;•取向力:固有偶极之间的电性引力;•诱导力: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Z间的电性引力;•氢键:X-H...丫类型的作用力。1.2常见的几种分子作用力1.2.1范德华力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作用力,是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吸引另一个原子外围电子所产生的作用力。它足一种比较弱的、非特异性的作用力。此种作用力非常依赖原子间的距离,当相互靠近到大约0・4〜

5、0.6nm时,这种力就表现出较大的集合性质。范德华力包括引力和斥力,通常,按照战了•力学的微扰方法所得到的能量分解,可将范徳华力的能晴表示为:E=E引+£斥=E.+E.+E色+E斥式中E.、E.、E色、E斥分别是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斥力所表示的能最。1nn一般包括三个部分:(1)取向力(或定向力)取向力发生在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一个分子的带负电的一端和另一个分子带正电的一端接近,使极性分子按一定方向排列。在已取向的极性分子间,由丁静电引力而互相吸引,称为取向力(orientationforce)□两个极性分子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C

6、IS)0二取向力与分子偶极矩的平方成正比,与热力学温度成反比,与分子间距离的七次方成反比。由此可见,随着分子间距离变大,取向力递减得非常Z快。(2)诱导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以及极性分子间都存在诱导力。当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充分接近时,极性分子使非极性分子产生诱导偶极,这种由于诱导偶极而产生的吸引力,称为诱导力(inducedforce).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和互作用如图7-12所示。同样,当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除取向力外,在彼此偶极的相互影响下,每个分子也会发生变形而产生诱导偶极,因此也存在着诱导力。诱导力的木质是静电引力,它与极性分子偶极矩的平方成正比,与被诱导

7、分子的变形性成正比,与分子间距离的七次方成反比。诱导力与温度无关。(1)色散力任何一个分子,由于电子的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常发生电子云和原子核之间的瞬时相对位移,从而产生瞬间偶极。分子靠瞬间偶极而相互吸引,这种力称为色散力(dispersionforce),又称为伦敦(Londonforce)o色散力必须根据近代量子力学原理才能正确理解它的來源和本质,由于从量子力学导出的这种力的理论公式与光色散公式相似,因此把这种力叫做色散力。量子力学的计算表明,色散力与分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