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的良肢位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

ID:41531320

大小:604.0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27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_第1页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_第2页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_第3页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_第4页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偏瘫患者的良肢摆放概念良肢位又称抗痉挛体位,它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良肢位摆放作用1、预防和减轻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痉挛模式2、预防出现病理性的运动模式3、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性体位。早期良肢位摆放的机理良肢位的设计与摆放应按患者肢体功能所处的阶段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并应贯穿于康复的全过程。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目前对于脑卒中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开始的时间,多数研究者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可进行。认为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应尽早开始,在急性期就应该开始。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该进行。康复越

2、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过程。软瘫期良肢位的摆放软瘫期亦称弛缓性瘫痪期,多为发病后几天到几周。痉挛期良肢位的摆放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之一,脑卒中后3周内几乎90%的患者将会发生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良肢位可以有效地克服异常肌痉挛,使其与拮抗肌处于平衡状态,防止痉挛加重或持续。针对上肢的屈肌痉挛模式,体位摆放使其处于伸展位;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体位摆放使其处于屈曲位。此外

3、,由于肌肉紧张,会逐渐出现足下垂内翻,影响今后的脚掌着地步行功能,而良肢位摆放时托足板的应用即针对这一点设计。良肢位摆放的常用方法(1)仰卧位:尽量减少仰卧位的时间,因其受颈紧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最强,而且该体位使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性增加。(2)健侧卧位(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也对患侧肢体有益。(3)患侧卧位(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这种体位可以使患侧整个伸长,对于痉挛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健侧手臂可以自由活动,因此是最佳体位。注意事项良肢位在卧位摆放中,始终要注意让患者保持防止痉挛模式,注意肩关节不能内

4、旋,髋关节不能外旋,各种卧位要循环交替。患侧卧位时,由于肩关节容易受损害,对肩关节要更加细心防护,同时身体不可翻得过度,以保证患侧肩不被压在身体下面。无论何种体位,均需要2小时翻身一次,并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在良肢位摆放中可充分利用小垫或软枕,以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