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524003
大小:12.5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8-26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反思.《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0.《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反思陈敬容《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略读课文。选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生动的民间故事中,了解百姓传诵的文成公主为民族团结和西藏繁荣昌盛做出的贡献;一是通过阅读本篇课文,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在课堂中我尽量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尽量让学生复述故事。但环节设置的小组交流太多,只注重了形式,没有考虑到内容,肖校给我的课
2、提了“上台展示要少而精”的建议,此外,不足之处,还有小组交流的时间不够,讨论得不够深入等。下达的指令也不够清晰明确,导致生生对话交流时出现了偏差,幸好教师及时打断回正。在时间的安排上,给学生自读文本时间不够,小组交流的次数太多,其中“品读语言”、“复述故事”这两个环节可以不用小组交流,直接展示。节省时间,同时,带着学生好好品读语言,多花功夫在这上面,在语言品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复述故事。这样一来,后面的复述故事的时间也就够了,更能让学生充分展示。孙老师基于语文学科与学生整体发展给我们学校课堂改革提出了以下五点思考:一、学科的任
3、务是什么?学科间是求同还是求异?求同的话,怎么求?求异的话,怎么求?二、前课与后课的关系?即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何?接引性学习单的基本任务在课堂前完成,课堂交流只是互补,问题是课堂40分钟只停留在交流上是不够的,学生的交流必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别人发言激发自己的思考,一是激发自我意识的表现欲望和兴趣,思考这两方面综合起来能否实现学科目标?仅仅交流易导致碎片化,要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思维碰撞?三、教师角色如何转换?老师扮演什么角色?一是组织者,体现课前学习要求,课前进行检查。决定先给哪个小组机会?教师对课堂干预较少,学生交流后,
4、教师要有自己的解读。教师的作用必须强化。一是学生思维的引领者,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也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活跃,走向深度、广度。因此,教师要好好思考讲什么?一、师生关系如何形成有效平衡?有效的课堂如何实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二、学生的投入和产出如何?课前学生的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学生课前的投入一定是有限的,你不能要求他无限投入,那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此外,孙老师对我的课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一、教师的文本解读:文本的教学价值在哪?必须从四个层面去思考:1.知识层面2.语言层面:鉴赏、鉴赏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篇章意识。我在板书上体现
5、了一个梳理文章脉络的整体思路,不错,但是后面紧接着进行第三环节“品读语言”,又回到了四件事上,打散了整个脉络,并不妥当。这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历史背景介绍,渲染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再引出学生关注文本,为何作者要把这些困难淡化,再来关注这四件事,反而会更好,思路也更连贯。3.文本思想情感:例如本文重点不是讲文成公主,而是文成公主的贡献。4.思辨层面:例如本文重点讲进藏过程,历史上的进藏过程是非常的,那为什么课文要淡化这种恶劣?是为了表达民族和睦的主题。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再确定目标。今天课上,学生的基本思维都是归纳,没有因果关系证明
6、的“假设——推演”的高级思维。若结合学校大假设法的课堂思考,必须离不开假设和证明,让学生从思维走向能力。二、课堂关注学生,要关注什么?注重问题链的设计,问题间要有关联性,不是关注活动,而应先关注如何活动。问题必须是指向学生探究:作者想表达什么?如何探究?要思考环节的作用是什么?如交流资料这一环节,若思考文本为何把进藏写得如此轻而易举?那么倒过来可以用材料来证明观点。三、打破课前学生成果的交流。思考如何完成建构?上完课后,要让学生脑子里还是整篇文章。听了孙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和语重心长的期待,今后还要在课堂上,多尝试多实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