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ID:41509937

大小:13.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6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读会写“泊、间、还”,正确读写“一水间”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过程与方法: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1.齐读古诗《静夜思》2.这节课我

2、们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3.板书:《泊船瓜洲》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㈠、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收获:  1.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2.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3.指名学生迅

3、速答:  4.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㈡理解吟诵,体会感情  1.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了解全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  3.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㈢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体会诗人情感的表达方法。  师: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

4、,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面向学生多数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指名学生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诗人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  远处(    )的树林(    )的高山。  学生口述。  9.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

5、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六、当堂训练  背诵、背写古诗。七、学生质疑解答八、质疑解答词句解析。(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再过几重山就是钟山。而钟山,就是诗人的家乡。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2)“春

6、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这一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蔓延起来,当春风吹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乡愁。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见其情之浓烈。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二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九、板书设计泊船瓜洲  瓜州京口钟山  思乡绿何时十、教学反思:这堂课上,讲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我饶有兴趣地讲起

7、了诗人贾岛“推敲炼字”的故事,尔后,又给同学们讲了当年王安石是如何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终决定用“绿”字的,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课后,我默默思忖着。在寻找替换“绿”字的词语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最终也找不到一个非常合适的词语来替换它,但他们在寻找、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王安石的思乡的感情,所感悟到的对“染”“绿”等字的理解,不正是我们的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吗?一提到新课程,往往老师们的思维总被“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等词语充盈着,但在具体的授课中却总感到迷惘,不知道该如何去实施。其实,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讨训练的机会,只要

8、我们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思索,相信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