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病人的保健

高血压病病人的保健

ID:4150407

大小:682.51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7-11-29

高血压病病人的保健_第1页
高血压病病人的保健_第2页
高血压病病人的保健_第3页
高血压病病人的保健_第4页
高血压病病人的保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病人的保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家好!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高血压病病人的保健据2004年10月统计,全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达18.8%,即有1.6亿高血压病人。由此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近50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由上世纪50年代的5.11%逐年上升到70年代的7.73%,90年代的11.88%以及现在的18.8%。一、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病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衰、肾衰竭和主动脉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逐年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0.4%,65岁

2、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9%~57%,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达65.6%。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分为两大类:原发性(95%)与继发性。高血压病早期多无症状,因此许多病人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血压增高。随着血压的增高、病程的延长,病人可以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当心脏、肾脏、脑等脏器损伤时,出现相应的症状。高血压有什么合并症?高血压是一个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可以引起心、脑、肾、大动脉、视网膜等器官的损害。为什么要治疗高血压?有效地控制高

3、血压,就可以预防合并症。据专家推算,收缩压降低10毫米汞柱,就可以减少56%的中风和37%的冠心病,更可以避免由于长期高血压所致的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病因与发病机制二、在遗传基础上多种危险因素作用的结果什么人易患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根据目前认识水平,以下因素与高血压有关:遗传:通过高血压患者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机率达45%;相反,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仅为3.5%。性别、年龄:大多数地区男性患高血压多于女性;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什么人易患高血压?体重: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

4、体重正常者2-6倍,减体重后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饮食习惯:习惯进食丰富的动物脂肪,食物太咸,大量饮酒,均促进血压升高;吸烟(每日十支以上)可使血压上升。其他:精神紧张、性格急躁,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环境噪音等,均有助于血压上升分类SBP(mmHg)DBP(mmH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限130~13985~89高血压一级(轻度)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高血压二级(中度)160~179100~109高血压三级(重度)≥180≥110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40<90亚组:

5、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901999年,WHO建议的高血压水平分级: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HO/ISH)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三、高血压流行的全球趋势 和国内现状我们从高血压病的流行病调查比较其不同时期流行病方面的变化,可以了解到高血压病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这种趋势的因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方针政策,达到防治高血压病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的。(一)、高血压病及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在发达国家中变化1.又称瘟疫期,这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前期,这时生产生活水平不高,在人群中主

6、要的问题是传染病,饥荒和营养缺乏,心血管病仅占死亡的5%~10%,主要是风心病、西非心肌病等。在此阶段人口持续下降,目前的撒哈拉沙漠,南美和南亚就是当年资本主义发展前期的缩影。2.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传染疾病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使得传染病下降,人口平均年龄逐渐升高,饮食中营养含量也不断提高,但盐的摄入量高,且并未意识到应该控制盐的摄入,以致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增加,由于并未有效的控制人群中的高血压病,以致10%~30%死于这些心血管病,如目前的非洲,北亚和南美的一部分正是如此。3.社会的进步经济的

7、发展个人收入的增加,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食物成份中脂肪和热卡量增加,饮酒吸烟没有节制,于是肥胖和血脂升高者增多,再加上交通工具发达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处于静止状态的时候多,因此、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在小于55岁~60岁的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占35%~65%,如东欧。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率的急剧增高,导致平均寿命下降,例如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低于60岁。4.强调动脉硬化是一公共卫生问题,社会共同致力于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的防治。医疗技艺和药物的不断进步,使动脉硬化所致心血管病的死亡少于50%,且多发生在≥65岁的人群中。在同一

8、社会中,由于经济地位和教育程度的不同,接受这些保健信息的程度也不同,经济和教育占优势的人群迅速接受这些保健信息,于是心血管病明显下降,相反,接受这些信息慢者,仍受心血管病的困扰。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一度上层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