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复习提纲1,2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1,2

ID:41476131

大小:57.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5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1,2_第1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1,2_第2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1,2_第3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1,2_第4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1,2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生物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及教学重点•一、华中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二、本学期的教学安排•三、微生物与我们•四、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五、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思考题:•简述Leeuwenhoek、L.Pasteur>R.Koch对微生物学的贡献。•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1、可以说,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它给人类带来的利益不仅是享受,而且实际上涉及到人类的生存。

2、2、微&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1)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上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2)微生物学奠基的代表人物:法国人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德国人柯赫(RobertKoch,1843—1910)。A、巴斯徳主要贡献:(a)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化学家出生的巴斯德涉足微生物学是为了治疗“酒病''和“蚕病"(b)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证明了“生源学说,啲正确

3、;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C)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d)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60-65°C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B、柯赫主要贡献:(a)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土豆切面一营养明胶f营养琼脂(平皿);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流动蒸汽灭菌;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b)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

4、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a、在每一相同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b、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C、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d、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见讲义P4表1-1微生物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1890;1892;192&1929;1944;1953;1970-1972;1977;1982-1983;1983-1984;1995;1996;1997。4、微生物具备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将是21世纪进一步解决生物学重大理论问题,如

5、生命起源与进化,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等,和实际应用问题,如新的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粮食等的最理想的材料。学科交叉永远是科学创新的源泉!6、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小、结构简、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级界宽、易变异、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1)德国科学家H.N.Schulz等1999年在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的一种硫磺细菌(sulfurbacterium),其大小可达0.75mm,Thiomargaritanamibiensis,“纳米比亚硫磺珍珠”;(2)大肠杆菌一个细胞重约10~12克,平均20分钟繁

6、殖一代;⑶虽然目前已定种的微生物只有大约10万种,远较动植物为少,但一般认为目前为人类所发现的微生物还不到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主要内容及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技术•二、了解显微镜和显微技术1、纯培养技术是进行微牛物学研究0勺基不出!在研究中所使用的微生物培养群体:培养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混合培养物: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培养物;纯培养物: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通常情况下只有纯培养物才能提供可以重复的结果。2、微生物个体微小的特点也决定了显微技术是进行微生物研究的另一项重要技

7、术,因为绝大多数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及其内部结构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和研究;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从混杂的群体中分离特定的某一种微生物,是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的第一步。一、无菌技术—一、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菌落(colony):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众多菌落连成一片——菌苔(lawn)o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主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形状、颜色等),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

8、定的重要依据。1、稀释倒平板法;2、涂布平板法;3、平板划线法二、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纠培养:稀释法进行液体分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