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470894
大小:54.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5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深度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深度的比较邹玉兰(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四川南充637000)【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4-0245-02【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吸痰时的有效深度。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病须行机械通气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2cm)和观察组(吸痰管深入至遇阻力后上提2cm),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牛命体征、痰鸣音改善及不良事件发牛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牛命体征如血氧饱和度增加值、潮气量增加值、气道峰压下降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吸痰效果如吸痰间隔时间、日吸痰次数、痰鸣音改
2、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肺部感染、气道损伤、痰痂堵塞等不良反应发牛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人工吸痰时在吸痰管深入气道遇阻力后回提2cm的情况下,可明显改善吸痰效果,改善部分生命体征,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关键词】机械通气吸痰深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易并发呼吸衰竭,常需行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患者须反复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但也易刺激支气管粘膜使患者不适[1]。传统上吸痰深度常在10-15cm,或短于气管导管与套管长度进行吸引,但吸痰效果欠佳。目前对于吸痰深度缺乏一个统一量化的指标,木研究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
3、间吸痰护理的研究,探讨较为合理、有效的吸痰深度。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为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木院呼吸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1例均为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男37例,女24例,年龄63〜83岁。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71.4岁,男18例,女12例,观察组31例,平均年龄73.6岁,男19例,女12例,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1.2材料设备所用呼吸机为德国产Drager呼吸机。心率、血压、心律、指测血氧饱和度采用美国太空床边监护仪,气道阻力为呼吸机上显示数据。1.3方法对照组吸痰管深入气道超过气管套管头端2c
4、m,观察组吸痰管深入气道遇阻力后冋提2cm,即吸痰管深入气道长度=吸痰管长度一外露长度。每组患者吸痰管深入长度均作标记,每次均按同一标记长度进行吸痰。吸痰前吸纯氧2min,重复吸痰2〜3次;吸引压力为100〜120mmHg,时间8〜:LOs,不超过15s。于吸痰前5mirix吸痰后5min>lOmin分别记录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指脉血氧饱和度(SP02)、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气道峰压(Peak),并同吋采用计分法评定肺部痰鸣咅变化:痰鸣咅消失(3分),痰鸣咅减轻(2分),痰鸣音未减轻(1分)。记录每日吸痰次数与连续两次吸痰间隔
5、吋间,同吋记录两组患者每次吸痰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气道黏膜损伤出血(排除原发病导致的出血)、痰痂堵塞表现和肺部感染发生率。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x2检验,P&t;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结果表1患者吸痰后lOmin与吸痰前5min生命体征的变化表2患者吸痰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表3患者吸痰效果比较3讨论目前对于如何确定最佳吸痰深度并无定论,各家报道不一[2]。我科在确定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管插入深度吋,发现在深入气道遇阻力后冋提2cm的情况下,在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可明显改善吸痰效果
6、,改善部分生命体征,减少了患者痛苦和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影响吸痰效果的其他因素如时机的选择、湿化等仍需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⑴刘容,陈克芳,廖燕•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37・3&[2]姜东霞•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吸痰深度及气道滴液湿化的探讨卩]・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1087-108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