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重阳教案

采桑子 重阳教案

ID:41448624

大小:5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25

采桑子 重阳教案_第1页
采桑子 重阳教案_第2页
采桑子 重阳教案_第3页
采桑子 重阳教案_第4页
采桑子 重阳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桑子 重阳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毛泽东词二首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课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课,学好这篇课文对以后学习其他诗词以及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教好、学好这篇课文有着重要的意义。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2)品味关键词语,领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3)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能力,进而能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德育目标:1)教育学生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博大情怀和高尚的爱国精神3、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品味意象,进一步感悟词中阔大的

2、意境。2)领会毛泽东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乐观精神。4、教学难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沁园春长沙》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2)准确把握《采桑子重阳》的情感基调。一、教学方法及教材处理突破重点:1、语言品读法。通过学生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2、点拔法《沁园春 长沙》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点拔理清写作脉络。突破难点:1、制作CAI课件2、抓住意象,多角度分析写景的特点三、学法指导:设疑提问法  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五、课前准备:多媒体投影 CAI课件六、教学过

3、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学习《沁园春 长沙》(一)回顾  回忆初中所学的诗词(二)引入 自古登高赋诗,临水吟咏之人很多,但因所处时代、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当时的心情各不相同,其登高监水的感怀就会有很大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毛泽东的《沁》来体会这位伟人青年时代的宏大胸襟和抱负。(三)出示多媒体投影:1、写作背景2、介绍有关词的知识(四)探究课文A、整体感知,诵读鉴赏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1)听范读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词(3)教师作涌读提示,注意“看、恰”(4)学生齐读,老师指正不足之处。2、研讨:(多媒体展示)(1)、以诗人的活动

4、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立、看、怅、问、忆(2)、“看”字统领哪几句?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遍:红得广染:红得深透透:强调水的清澈争:渲染了热闹气氛击:突出雄鹰的矫健翔:比拟出游鱼的轻快自由(3)、上阕主要写什么内容?与下阕有何关系?(4)、上阕末句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那些内容作了回答?(5)、注意“峥嵘”、“风华”、“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遏”等词的语境意义,理解“指点江山”、“万户侯”的借代手法和“粪土”的名词意动用法。(6)、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突出了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7)、如果说上阕侧重写

5、景,那么下阕侧重什么?3.赏析意象4.分析词中的意象美。(五)拓展、应用1、探究《沁园春 雪》和《沁园春  长沙》在“境”和“意”上有何不同?(六)评价  学生学习本词后的感受(七)总结这节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炼字炼句入手赏析现代诗词,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词的方法。(八)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熟背全词2、将上片的内容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情景交融的散文。七、几点说明1、该课文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中国现当代诗词,所以要把学习诗词的方法教给学生。2、针对学生初学现当代诗,分析过程宜慢一些。1、八、后思附:板书设计独立寒秋情中言志寓情于景沁上片写景问:谁主沉浮园湘江秋

6、景春峥嵘岁月长下片抒情答:同学少年沙中流击水第二课时••重点分析《采桑子重阳》•一.导入•二.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1.反复朗诵,背诵全词。•2.抓住关键词,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的特点。•3.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三.(多媒体展示)红军时传抄的版本。•问题1: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明确:“错了,上下阕颠倒了。”•其实,红军时代传抄的版本,正是上面那样的。1962年在《人民文学》上正式发表时,原来的上阕却变成了下阕,而原来的下阕反成了上阕。••问题2:上下阕应该怎样排列更好,请说说你的看法•有人说,把“寥廓江天万里霜”放在最后,更显出

7、主席胸襟的伟大。但是,由大及小,是诗词的传统写法。从季节(“秋风劲”)写到日子(“今又重阳”),从空阔(“寥廓江天”)写到细微(“战地黄花”),要比反其道而行之自然得多。如果上阕就说了今天是重阳,读者已经知道时令是秋天,下面再讲秋风和“不似春光”,对采桑子这样的小令,文笔就显得不够洗练。而且,老毛的诗才,盛年远胜晚年。对这首词,我们宁愿相信毛泽东在红军时代的眼光。四.解释词牌和介绍背景(多媒体展示)1.采桑子: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2.背景介绍   一九二九年六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