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专项讲解及训练

文言虚词专项讲解及训练

ID:41412980

大小:72.8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4

文言虚词专项讲解及训练_第1页
文言虚词专项讲解及训练_第2页
文言虚词专项讲解及训练_第3页
文言虚词专项讲解及训练_第4页
文言虚词专项讲解及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专项讲解及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个性化辅导讲义一・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是各省市必考内容Z—,文言语段材料的选择有从课内向课外转变的趋势,文言文考查的比重有提高的趋势,考查的文言文以趣味记叙文和哲理性短文为主力军,考题会有所增多,题型更注重创新。其实重点句子的考查也离不开关键词。1、解答文言实词试题,要依据语境分析。实词词义常常是一词多义,需耍根据上下文确定其含义。命题者一般会将实词词义与理解文章大意结合起来考查,借此扩大考察面,我们解答时也需要结合文义的理解推敲词义。还要依据与加点实词构成的搭配关系的词语,分析其词义。再次,利用实词在成语中的含义来帮助理解。成语中保留了犬量文言词语,

2、可以利用对成语中该实词含义的了解,來理解考题中实词的含义。第四,试卷小的实词绝大部分取自课文,回顾课文即可解决。2、虚词的考查范围较小,一般只考儿个常用虚词:者、也、之、以、于等。考查的形式一般是:同一虚词在不同句式中用法的比较,找和同或不和同的义项。虚词的重复考试也不会刻意回避,所考察的虚词不会超出考纲。因此对常用的重点虚词,应结合例句归纳其基本用法,可以考虑用表格的形式对各个虚词的词性用法、意义加以整理,使Z系统化。虚词的解答尤其要有整体意识和文境意识,只有熟悉文本才能依据语境来理解其用法。比较类题型,一般是虚词的一词多义范畴,因此,对重点的常用

3、的多义多用虚词作一番全面而乂系统的梳理,先根据词性再根据语法分类。“以”可分为连词、介词、动词,又可分为并列连词、修饰连词等。3、重点语句的意思这一考点。实质上就是考两方面:一方血考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翻译,再就是对文言句子深层含义的领悟。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调整文句顺序。就是把文言句式调整为现代语序:甚矣,汝之不惠。(即汝之不惠,甚矣)。(2)删去无义词语和无法翻译的词语,可删去偏义复词的虚设部分和少数结构助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3)补充省略部分和词类活用过程中增加的现代词语。(4)正确断句,顺畅通读,逐字逐句落实。(5)保留不必翻译的词语

4、:古今相同的词、各种专有名词,检查含义是否连贯,语气是否一致、贴切。常用虚词示例: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冋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常用虚词例释: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

5、、“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Z,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Z。(《宋定伯捉鬼》)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乂至。(《狼》)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6、Z丘。(《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Z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①医Z好治不病以为功。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③虽我Z死,有了存焉。④日月之行,若岀其中。(《扁鹊见蔡桓公》)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愚公移山》)(《观沧海》)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Z,目似暝,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

7、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4、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②何陋Z有?(《陋室铭》)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三、动词。吾欲之南海(《为学》)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乂”“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1•则》)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扁鹊望桓侯而述走。(《扁鹊见蔡桓公》)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8、《陈涉世家》)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