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地球运动教学设计

专题4地球运动教学设计

ID:41404975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4

专题4地球运动教学设计_第1页
专题4地球运动教学设计_第2页
专题4地球运动教学设计_第3页
专题4地球运动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专题4地球运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4地球的运动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征——方向、周期、速度;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与公转对地球环境产生的影响——昼夜交替,地方时与区时,自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的划分。2.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之后,是说“地”的开始,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专题围绕“人地关系”进行阐述,使学生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及许多地理现象的形成息息相关,本课题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地球上有关的地理现象和

2、之后的专题教学奠定了基础。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科学性强,学生掌握的难度大。特别是地球运动的意义,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读图理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读图理解时区的划分,学会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知道日界线及其意义;判断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地转偏向力的方向。2.能够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说出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的不同;能够运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说出黄道面与赤道面以及地轴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演示,说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

3、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说明四季的形成。(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并理解时区的划分和计算,用数学方法完成相关的计算。2.通过地球公转运动演示图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和昼夜长短示意图等,让学生让学生观察、质疑、思考、总结,进一步表达、领悟、获取本课涉及的自然规律知识。3.通过参与和体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比较等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时差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辨析等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兴趣,培养科学求实的态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宇宙

4、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地方时和区时的换算,地球自转偏向力及其影响;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2.难点:地方时和区时的换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黄赤交角的存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变化的内在联系。四、教学安排共3课时五、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对经纬网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识。(2)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在数学和物理的已有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地球运用所需的空间想象力,但水准还不高,困难还是有的。(3)作为高二新课程,大部分学生对于地理学习有较好的探究兴趣。六

5、、教学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情境创设和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进行读图观察、比较归纳、案例分析并参与四人间的小组讨论。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首先展示一幅不停自转中的地球图片作为引入“地球自转”这一内容。【设计思想】开门见山地将较为抽象的自转概念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二)新课教学1.从物理学角度描述地球自转的三个要素——方向、周期和速度。42.请一名学生上讲台,用地球仪为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让大家从南、北极上空观察自转的方向,得出结论。【设计思想】自转方向

6、的教学如果只是口头描述难免让学生的思维陷于模糊;通过让学生自主用工具进行演示观察就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和记忆。3.教师演示FLASH动画“地球自转”设问:(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有何规律?(3)“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坐”在什么地方?【设计思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预计学生能从课文中直接获得答案,但因果间的联系恐怕有一部分学生难以很快理解。4.展示图片资料“中国第四座火箭发射基地选址海南”,设问:为何选址海南,有哪些优势?【设计思

7、想】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线速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预计学生能答出线速度的关系,但其他优势如运输、安全等角度会欠缺考虑。5.教师继续提问:“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地球上会出现哪些景象呢?”然后展示一幅昼夜分布的地球自转图。【设计思想】让学生注意区分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6.展示一份报道“08年8月8日20时北京奥运开幕,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公众在早晨6点多上网搜索开幕式的视频”,提问“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设计思想】用于唤起学生对初中时学过的地方时、时区和区时的概念的回忆。并进一步导出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

8、方时,甚至会使用不同的区时。7.展示“全球理论时区图”思考: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有什么特点?【设计思想】让学生通过观察自行总结时区划分的规律。进一步设问:说出北京和纽约所处的时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求算一地所处时区的简便公式8.教师通过地球仪及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辨析“北京的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差异,并出现检点的练习题。在学生求算的基础上,共同总结简便的区时换算原则。【设计思想】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做一做”学会计算时区和区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