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东北文学观念的传承与改变

20世纪初东北文学观念的传承与改变

ID:41393506

大小:69.5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24

20世纪初东北文学观念的传承与改变_第1页
20世纪初东北文学观念的传承与改变_第2页
20世纪初东北文学观念的传承与改变_第3页
20世纪初东北文学观念的传承与改变_第4页
20世纪初东北文学观念的传承与改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世纪初东北文学观念的传承与改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世纪初东北文学观念的传承与改变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学文类规制下的文学创作,旧体文学文类质素中承载、延续着中国最为传统也最具民族色彩的文学观念和文学追求。20世纪初东北文学观念的新变最初发生在旧体诗中,随着东北社会由古代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革,约制着当时文学实践中情感结构的内涵和变化,也使文学的文类/体裁机制发生新变,文类质素各有生灭消长的变化。这是不可忽略的文化延续,因此其新旧景观的切换是一个渐进、反复、徘徊的,因而也是耐人寻味的过程。借助文学文本分析,尽力探求、描绘20世纪初期东北社会的情感结构,这当中也蕴含着文学尤其是旧体文学完整的

2、历史价值。关键词:旧体文学;文学观念;情感结构;文类/体裁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6-0140-06收稿日期:2011-05-14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LnskyllB095)作者简介:薛勤,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110031一、概貌:旧体文学的整体状态20世纪初十年,在以往的文学史划分中,这一时段属近代时期,而在20世纪文学整体景观中考察,更为令人瞩目的则是这一段的文学实践传达着现代文学观念引入的背景以及隐约的先声。现代文学观念的植入对于传统文学观念的补充并引发文学诸因素

3、移位,现代文学质素与传统文学质素各有消长生灭。传统文学观借现代文学观输入新兴因素,获得了生命的更新,因而有了新的生机和生命力。因此,作为中国本土的生命力厚重的文学观,它并未被植入的现代西方文学观完全取代或淹没,而是在体制上边缘化,一些形式如旧体诗也更日常化、精神化,成为一股深厚的潜流继续涌动在整体的现当代中国文学之中,而且它的旧体文学因素在20世纪以后的岁月中继续散发着顽强、稳定的生命活力。艺术想象固然有其自律性,但艺术家生存的具体的空间环境对其艺术创造内容和方式有着深层的规制。那些和生活、生命融为一体的代代绵延累积的物产景致、风土人情,作为

4、自然的、民族的因素构成了相应的地域文化内容,渗透在作家的思维和想象中。就在地域文学中,累积了较多较醒目的“民族和时代的普遍精神”。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于今仍然可为文学研究的丰富资源,并呈示着巨大的理论空间。对于当下而言,旧体文学尤其是文学观念的积淀,是沉落于集体意识中的人性与审美的表达。文学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和表现,创作主体和描写对象的生存方式的差异,语言的民族文化传统积淀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累积,均历史地规制了一地文学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盛京时报》刊载的文学作品而言,自1906年10月创刊至20世纪前十年结束,几乎每报均

5、有文学版块,数量上旧体诗占优;另一部分则为“白话”或“小说”的叙事文学,还有零星的以传统“文苑”的文类标准入选的评、传、序、讣告等等。从整体上说,旧体诗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先表达出观念上的现代性变化,为下一个十年尾期完全的现代文学(新文学)的植入提供了较为适宜的观念土壤。相形而言,叙事文学的观念性变革色彩并不强烈,基本延续着史传传统小说的致思路径,形式上有一些接近新小说的特征,观念上改观不大。但在视界上较为开阔,传统的、民间的、讲古的、民俗的让位于世界的尤其是异域的题材,但猎奇色彩浓厚,传奇占了较大篇幅,表现为故事的丰富多彩(甚至猎奇),而人生社

6、会、文学观念较多地一仍其旧,旧有质素占有优势,只能说是在语言、叙事上为的文学新变做了准备。前述较为零星的旧文类堪称为传统文苑文学的绝响,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构建和交往方式的新变的影响下,此类应用文体渐次式微和消失,退出文学生活。总体上,这一阶段的旧体诗较多地在观念上呈现着文学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特性。这一阶段旧体文学从体裁上大体分为两类,即有韵的诗词和无韵的叙事作品。诗词中以旧体诗为主,词的占比较小;叙事作品以白话、小说为主,间杂有传、诔、记、序等传统文类,后者以其特有的形式意蕴使得某些较为传统的或旧式的生活内容和情感表达得更为便利、准确。《盛京时报

7、》于1906年10月到1910年初,共岀报近千号,刊载诗作四百多首,白话、小说等二十多部/篇,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此间的文学景观。《盛京时报》自始就刊载旧体诗作,最初作品数量较少,就篇幅而言也多为单首短制,个别甚至没有署名,如载《盛京时报》第1号的《对酒遣怀》等;之后,一些作品以室名斋号为署名,如“竹素堂”①、“有真意斋”②、“如是楼”等,至1907年中,这种署名方式趋少,而大多署以笔名,作者和作品数量都较为稳定,梦石瘦人等人的创作开始初呈规模。1907年6月-1909年1月是梦石瘦人创作的高峰期,共发表约六十多题近二百首诗作。到1908年,在

8、与梦石瘦人的唱和中诗人逐渐增多,出现了心籁、莫忱生、天印山樵、煮石子、饮泉子、阴山痴子、梦醒新子、独醒子、绍裘、酉山铁民、V乐阳王翰生、酉山刘焕书等一众诗人,而且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