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8841
大小:318.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9
《论教育观念转变中的“观念传授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瓣慕%、期卷第(2060-69年页)教育理论与实践Vo1.26(2006)No.4P6一P9TheoryandPracticeofEducation论教育观念转变中的“观念传授"现象■郭法奇摘要:在教育观念转变问题上,强调“传授观念”的模式值得探究。杜威的分析和粱漱溟的经历表明,观念的转变不是通过“传授观念”完成的,而是个体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单纯强调“传授观念”模式可能使教育改革出现“局外人”现象,从而妨碍改革的进行。关键词:教育观念;转变;传授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06)04—00
2、06—04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强调进行教育改革应当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的各个认为观念属于认识层面是人的行为的基础等主张,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在这一推进过程中,对于认识和深化教育改革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教也遇到了由于原有观念落后或陈旧而不适应教育改育观念的“转变”不仅是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实践革的问题。于是,为了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入,“转变教层面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常把实践层面育观念”的观点呼之欲出,成为中国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当成认识层面的问题,用认识层面的问题取的话题
3、。但在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上,还有许多需要代了实践层面的问题。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如何认识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教育改革中,我们经常看到,由于把实践层面观念转变的途径是否就是“传授观念”,片面强调“传的问题归于认识层面,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教育观念的授观念”会产生什么问题,等等。本文将对此进行初转变也主要发生在认识层面,主要通过“传授观念”的步探讨,以引起学界的关注。方式来实现。于是,在教育实践上,采取传授、教导的一方式便成了转变教育观念的主要途径。开会、学习、听、问题的提出:观念转变两个层面的混淆报告、办讲座、办辅导班以及到名校参观等形式也成了一些部
4、门进行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在这种思想支应当指出,人们之所以关注教育观念的转变,主配下,要求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新观念,要求教育主管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从教育改革的需要上看,认为部门或高校给出新观念,企盼专家学者进行演讲或做原有的教育观念已经落后,不适应新的情况,只有改报告介绍新观念,便成为一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热切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才能推进改革。二是从观念的性质上看,认为观念属于认识层面,是人的行为的基希望的事情。当然,在教育改革中,也有一些学校通过础。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一定的观念为指导,观念错动员教师亲自参与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教育观了,行动也就
5、错了。因此,在教育改革中,人们逐步形念转变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总体上看,这种尝试的规模和程度还是有限的。成共识,即只有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才能推进教育在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上,通过学习或听报告等改革的进行;只有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会有正确的教育行为。这样,“转变教育观念”问题便成为教育方式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必要的,但是把“转变教育观念”与“传授观念”直接等同起来,片面强调“传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作者简介:郭法奇(1955一),男,吉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外国教育史研究。第4期郭法奇:论教育观念转
6、变中的“观念传授”现象■授观念”的作用,这种观点和模式是值得探讨的。梁漱溟先生(1893—1988)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二、转变观念不等于“传授观念”——杜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威的思考及启示述文录》中专门谈到了其观念转变的过程。这一过其实,关于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并不是一个程为我们分析观念转变提供了比较好的案例。梁漱新问题,在教育改革的每个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关键溟先生的观念转变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是如何认识教育观念的“转变”:转变教育观念是否在早期(20岁以前),梁漱溟先生的思想主要是就是“传授教育观念”?受西方的功利
7、主义思想及父亲务实主义思想的影早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Dewey,响。他认为。中国当时(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积弱不1859—1952)就对这一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他在《民振,是只务虚文、不讲实学的文人所误。务实者就是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一书中明确表达了三方强者。西方务实变得强大,日本学习西方务实也变得面的含义:强大,就是这种讲求务实的结果。在这种务实主义思其一,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告知和被告知想和现实强烈反差的影响下,梁漱溟先生逐渐形成的过程。当思想、观念以告知的形式出现时,在接受了以功利主义的利害得失来说明善恶的观念。
8、他认者方面,观念已经成为已知的事实或知识,接受观念为,人生主要归于去苦、就乐、趋利、避害。离开利害的过程实际上成为接受知识的过程。得失很难判断“所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