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研究视角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研究视角

ID:41374213

大小:11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23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研究视角_第1页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研究视角_第2页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研究视角_第3页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研究视角_第4页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研究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研究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关注的20个重大问题报告人:杨栋梁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教授2008年11月第1讲日本经济现代化研究的视角一、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视角二、日本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三、日本经济现代化研究的方法与课题一、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视角“现代化”的含义和性质现代(Thepresentage),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与“当代”的含义基本相同的概念。而我们理解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在起点、范畴、内容、性质等几乎所有层面上既与“近代化”的内容大量“重合”

2、而处在其“延长线”上,同时又不受“资本主义化”思维范式的约束。现代化是一个近代以来人类摈弃封建生产方式和思想传统、追求更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会把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不断推向顶峰,同时也在蕴育和创造着非资本主义本质、引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新因素。现代化既是“近代化”的延续,也是对近代化的发展和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化=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虽然构就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但无法代表全部,并且只能被包纳在界域更为广阔的现代化之中。一、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视角现代化的范式人类在以资本主义的出现为起

3、点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形成过以英、法、荷为代表的原生范式,以德、俄、日为代表的继起范式,印度等众多殖民地国家的依存范式,苏联、中国等跨越范式。相对于原生范式而言,后三种范式皆属于“赶超式”范畴。并且,在所有的四种范式的现代化进程中,皆不应排除产生非资本主义本质、引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新因素的可能。一、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视角现代化的特征现代化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多样性、曲折性、整合性特征的历史过程,只有同时把握历史发展的横轴(共时)与纵轴(历时),才能理清事物发展的全貌,掌握现代化的内在机理和运行规律。在分析的方法上,则有必要从摸索与创新、

4、碰撞与交融、试验与修正、互动与均衡的不同视角出发,开展动态的而非静止的、整体的而非个别的研究。二、日本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日本现代化的意义日本不但是近代亚洲唯一实现“近代化”的国家,也是当代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中国却在始自近代的现代化过程中被远远抛在了后面,日本的经验值得学习;日本是近代给中国造成最大伤害的国家,中国要与这个“搬不走的邻居”世代交往,就必须掌握其民族特性和社会运行机理,知己知彼,温故而知新,以便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妥善处理与日本等世界各国的合作关系;日本不但是“后发型”经济赶超的代表,而且提供了陷入“赶超后困境”

5、的实例,对于在现代化道路上加速迅跑的中国来说,扬长避短汲取日本“赶超期”和“赶超后”的经验及教训同等重要二、日本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日本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日本现代化研究在“整体研究”的大思路下,只有从其最能影响其现代化进程的若干层面切入才能取得突破。概括说来,就是要围绕一条主线、二条发展道路、三次制度变革、四大分析视角、五个专题领域展开研究。关于“一条主线”。最近,连日本政府也公开承认,迄今为止日本实行的是一种“官主导经济社会体制”。的确,尽管程度不同,方式各异,国家权力干预在战前战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始终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抓住了这条主线,

6、也就把握了日本的现代化非属自然生长而是“人为组织”的显著特点。二、日本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关于“两条发展道路”。明治初期,日本为走向近代,提出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三大口号,而其具体途径却很快变成了以“强兵”为前提的“富国”,日本亦因此成为五大列强之一。但是,日本选择的这条近代化道路有效也有限,并终因在二战中的失败而走到尽头。二战以后,日本先是被迫、随后自愿地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其现代化成果可圈可点。两条道路,不同结果,其经验和教训不仅属于日本,也属于人类。二、日本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关于“三次制度变革”。按照经典作家的诠释

7、,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产生、形态和性质原本由经济基础决定。但是,通过明治维新实现的社会变革,却突出地反映了上层建筑先行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效果,提示了“后发国家”近代化实践中“制度设计”的一个实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性的资本主义危机已经出现,为了打破危机,日本在20年代末期又开始了一场有广泛社会阶层参加的“改造国家”、“修正”资本主义的运动。然而,由于军部和官僚掌握了运动的主导权并左右了运动的方向,“昭和维新”的结果却是把日本社会推向了法西斯主义统治的极端,“纠错”变成了“反动”。随后进行的战后改革不仅清算了法西斯体制,而且对危机

8、的资本主义进行了制度性的再改造,由此建立的“战后型体制”为“昭和变革”划上了句号。“平成变革”是在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赶超阶段颇为奏效的“战后型体制”的否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