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弦、正切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弦、正切公式

ID:41368614

大小:281.5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8-23

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弦、正切公式_第1页
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弦、正切公式_第2页
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弦、正切公式_第3页
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弦、正切公式_第4页
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弦、正切公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弦、正切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重点五、难点六、教学方法和手段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4)》中的第三章的3.1.2节“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第一课时)。本节主要是应用以前所学的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本章开头的电视塔高的问题就用到了这节知识。前面的学习已经为本节学习奠定了理论的基础,同时本节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同学掌握了本节公式的推导

2、的方法后,后一节知识可有同学自己独立推到出。本节学习至关重要。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角差的弦以及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这些知识为本节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有一定的数学推理能力、观察能力,会进行公式之间的推导。会运用恒等变换解决问题。二、学情分析知识技能: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玄、正切公式;2、了解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玄、正切公式的推导过程;3、学会运用正玄、余玄、正切的和差公式解决现实问题;4、体会到由实验得出猜想----证明猜想----得出结论的数学思维过程。5、学会用以知角表示未知角来解决问题,即用已知表示未知的数学方法。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1、创设情境激发

3、学生思考,分析,提出猜想,证明猜想来获得数学乐趣。2、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有了一定的了解。3、运用所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喜悦感。数学思考:观察、分析数学实验,提出猜想,证明猜想。问题解决:学会运用已知公式推导出猜想,运用以证得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四、重点1、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玄、正切公式及其推导方法;2、运用正玄、余玄、正切的和差公式解决现实问题。五、难点1、两角和与差的正玄、余玄、正切公式的推导。2、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方法;2、归纳假设法3、讲授法4、师生对话法。教学手段:1、采用折纸教

4、具引导学生得出猜想;2、运用几何画板、ppt演示。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角(1)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四个直角三角形,让同学们观察。师:黑板上为四个直角三角形,其中红色的两个全等,绿色的两个全等,红色和绿色两三角形不全等但斜边长度相等,我们不妨设其边长为单位长度1,再设角、如图所示。导入新课老师用四个直角三角形先后摆出两个图形,让同学们观察摆出来的是什么图形,前后两个图形相同处是什么,不同处是什么,白色区域是什么图形,能不能分别算出两个图形白色区域面积是多少?能得出什么结论?第一次摆出的图形导入新课第二次摆出的图形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会发现两个图形中白色区

5、域的面积相等,其中在第一个图形中面积为第一次摆出的图形导入新课第二个图形中面积为第二次摆出的图形由于两图形的白色区域面积相等,所以得到结论这样就可以引入新课了。导入新课(2)得出猜想,引入新课师:我们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它可以用来解决哪些问题呢?【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提出猜想的能力,得出猜想,引入新课。师:式子对任意角都成立么?师:如果他成立,我们该如何来证明呢?导入新课2、新课讲解,还有公式等等……,这些相当于以知条件。(1)明确得出的猜想师:我们得出的猜想是对任意角都成立。我们现在要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正师:为了证明它,我们以知什么,用什么公式证明猜想呢?确。【

6、设计意图】:明确目标,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同时让学生回忆有关公式,例如前节课得到的公式新课讲解(2)启发学生获得猜想的证明师: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利用已知公式呢?怎样变形才能利用公式师:我们变形得到可以利用我们以知公式,如果不可以,还需怎样的变形?师:我们的猜想对吗?得到了什么结论?师:变形得到现在可以利用我们已知的公式了么?计算结果是什么?新课讲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到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新课讲解(3)总结数学思想师:我们通过实验获得猜想,之后通过严格的数学逻辑证明证明了猜想,发现猜想是正确的,于是猜想就成为了公式,这种放法我们以后经常用到,同时他也是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7、,所以请同学们体会、牢记。另外,我们通过实验得到的猜想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猜想≠结论,一定要有严格的数学逻辑证明才行。但是猜想往往是新发现的开始、起点,所以,同学们在学数学时要勇于提出问题,提出猜想,提出假设,最后证明。新课讲解(4)启发学生获得其余的公式师:我们证明公式是对任意角和都成立的,如果是任意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到两角差的正弦公式是任意的么?如果是,那么也满足上面公式,代入我们又得到什么了呢?师:这个结论是对任意角都成立的么?新课讲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到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师:上面公式的得出是将代入得来的。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