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将至从射频器件看LTCC未来发展

5G将至从射频器件看LTCC未来发展

ID:41366156

大小:4.29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23

5G将至从射频器件看LTCC未来发展_第1页
5G将至从射频器件看LTCC未来发展_第2页
5G将至从射频器件看LTCC未来发展_第3页
5G将至从射频器件看LTCC未来发展_第4页
5G将至从射频器件看LTCC未来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5G将至从射频器件看LTCC未来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G将至,从射频器件看LTCC未来发展昆明云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吴双2017年10月目录CONTENTS1LTCC迎合5G关键变革公司产品优势4存在问题5G将至的基本背景23HSPA+~42Mbps5G将至的基本背景图1无线通讯的发展历程AMPS/NMT/TACS/模拟式的FM调制/国内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987年正式启动GSM/从模拟调制进入数字调制GPRS~114kbpsEDGE~472kbps2G:GSM音质较佳/数据传输服务高度保密性/系统容量增加/手机提供上网/短信功能1G:AMPSUMTS/WCDMA~2MbpsHSPA~14Mbps3G:UMTS(WCDMA)

2、CDMA2000/WCDMA/TD-SCDMA3大3G标准Class1-2~50MbpsDLClass3-4~150MbpsDLClass5~300MbpsDLSuper3G/3.9G:LTE~1Gbps>10Gbps4G5GY1986Y2001Y1992Y2009Y2016~Y20206年9年8年7年4年5G将至的基本背景从1G到5G:通讯技术的升级每一代通讯技术的升级对终端产品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产品重新定义,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巨变。1G:提供模拟语音业务,移动电话时代开始;2G:提供数字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浏览文字性网页成为可能;3G:支持多媒体数据业务,峰值速率

3、2Mbps至几十Mbps,浏览图片的体验上升;4G:支持各种移动宽带数据业务,峰值速率达到100Mbps至1Gbps,浏览视频成为可能;5G: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端到端时延、峰值速率等全面提升,达到10Gbps及以上。中国5G频段初步确定2017年6月5日,工信部发文拟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两个频段上部署5G,5G频段初步确定。如果该频段获得确定,中韩和欧洲都将采用3.5GHz频段为5G频谱,将有力推动5G全球标准的统一。图2工信部对5G频段征求意见5G将至的基本背景5G将采用3Ghz以上的高频网络通讯,数据传输量大,验延时小,频段

4、数量将大幅增加,据Skyworks预测,5G将新增50个以上频段。新增高频段却引发一个问题:高频段穿透能力差,覆盖范围小。图35G现有及新增频段图4高频穿透差、覆盖范围小技术参数201220142020E通讯协议LTERel-11LTERel-125GMIMO8*88*864*8峰值下载速率1.2Gbps3Gbps18GbpsCA频段组合数2575300新增频段数5+50表1LTE到5G演进的主要技术参数5G将至的基本背景表2射频前端市场空间增大5G技术变革使射频器件深度受益表3滤波器数量价值量变化大1、射频前端市场规模快速发展,滤波器量价提升理论上,单个频段的射频信

5、号处理需要2个滤波器。由于多个滤波器会集成在滤波器组中,手机配置的滤波器器件与频段数量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线性比例关系。但频段增多之后,滤波器设计的难度及滤波器数量大幅增加是确定的趋势,相应的价值量和销售数量都会数倍于目前的滤波器。CAGR=15%5G将至的基本背景2、使用MassiveMIMO技术扩大高频覆盖范围由于毫米波频段衰减严重,终端天线也将采用天线阵列的方式,利用毫米波束增益来克服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图55G阵列天线示意图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4G手机的渗透率达90%以上,据券商预测到2022年,5G手机渗透率达80%。假设以5G天线在每部手机中价值量40

6、元、渗透率80%计,则到2022年,5G阵列天线在国内的市场规模达160亿元以上。表3国内手机出货量预测数据来源:CounterpointCAGR=15%5G将至的基本背景5G升级核心变革提升无线传输速度,5G提出:1:使用毫米波波段等来增加频谱带宽;2:使用MIMO技术增加天线增加频谱利用率射频器件机会滤波器数量增加天线数量增加(阵列天线)叠加终端产品小型化、便携性小型化、高集成性、高可靠性的封装技术LTCC迎合关键变革LTCC英文全称“LowTemperatureco-firedCeramic”,即低温共烧陶瓷技术。LTCC是一种在未烧结的流延陶瓷材料上印制互联导

7、体、元件和电路,并将该结构叠层压制在一起,然后烧结成一个集成式陶瓷多层材料的技术。其印刷导体为银、铜、金等金属,可制成三维空间互不干扰的高密度电路,也可制成内置无源元件的三维电路基板,在其表面可以贴装集成电路(IC)和有源之间,制成无源/有源集成的功能模块,进一步将电路小型化与密度化。目前LTCC技术相对于其他的封装技术在高频特性、密封性和散热等性能上充分地展现了其优越性,因而成为了无线电通信、汽车电子和军事航天等领域的首选封装技术。图6LTCC元器件图7LTCC元器件内部结构表52010-2016年全球LTCC市场规模(亿美元)表62017-2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