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ID:41365909

大小:692.0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8-23

专题教育的起源与发展_第1页
专题教育的起源与发展_第2页
专题教育的起源与发展_第3页
专题教育的起源与发展_第4页
专题教育的起源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起源与发展第二专题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二、心理起源说三、劳动起源说一、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等。勒图尔诺(1831-1902)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并证明教育在人类出现之前即已经存在,不只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他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按照他的看法,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

2、,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沛西·能(1987~1994)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即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评价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它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3、为指导。它的提出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向科学解释方向发展。但是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有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的差别,混淆了动物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二)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1869~1947)。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

4、模仿。他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评价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淡化了教育的生物性,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奠定了教育必须具备心理前提的理论。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孟禄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如果教育是依赖于儿童的模仿本能,就使得教育者无用武之地。(三)劳动起源说马克思

5、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是,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首先,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劳动起源说的基本观点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教育与生产劳动有密切的关系(生产性)教育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教育的起源不仅有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共同之处: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

6、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第二节教育历史发展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同,地域和民族不同,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继承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甚至各地区的教育就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教育的发展阶段,主要是以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划分的。根据社会发展的五种生产关系,将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个发展阶段,因而相应地也就有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五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以生产力发展的水

7、平为标准来划分,将社会划分为以使用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小生产的古代社会和以使用现代机器为标志的大生产的现代社会,教育也就相应地分为古代社会教育与现代社会教育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教育的发展历程奴隶社会教育古代教育封建社会教育现代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一、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1.非独立性——与当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2.无阶级性——教育机会具有原始均等性3.贫乏性——形式、手段和内容极为简单,水平低下1.学校教育的产生,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者;2.有了稳定而丰富的教育内容: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