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讲座》PPT课件

《中医艾灸讲座》PPT课件

ID:41364763

大小:1.4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8-23

《中医艾灸讲座》PPT课件_第1页
《中医艾灸讲座》PPT课件_第2页
《中医艾灸讲座》PPT课件_第3页
《中医艾灸讲座》PPT课件_第4页
《中医艾灸讲座》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艾灸讲座》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艾灸――moxibustion目录一、灸法概述二、灸法材料三、灸法作用四、灸法种类五、灸感及灸法补泄六、施灸的注意事项七、常见疾病的治疗艾灸灸法概述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说文解字》载:“灸,灼也,从火音久。灼以艾火曰灸。”《孟子·离娄篇》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医学入门》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法材料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灸法材料艾的性能《名医别录》:“主灸百病”《本

2、草纲目》:“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从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情,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灸法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寒邪为患的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症《素问•调经论篇》:“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异法方宜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一)温经散寒(二)扶阳固脱阳气下陷或欲脱的危证,皆可用灸法。临床上,各种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

3、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三)消瘀散结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疾病。《灵枢•刺节真邪》“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四)防病保健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可调理亚健康状态。《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五)引热外行灸能使皮肤腠理开放,

4、毛窍通畅,热有去路,从而引热外行。临床常用来治疗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等《医学入门•针灸》:“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灸法总类及运用灸法的种类常用灸法艾灸其他灸法艾柱灸直接灸间接灸无瘢痕灸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艾卷灸悬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温针灸温灸器灸灯火灸天灸白芥子灸蒜泥灸(一)艾柱灸将艾柱放在穴位上施灸称艾柱灸分为大、中、小1、直接灸(1)无瘢痕灸操作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点燃至轻微灼痛-更换至3·7壮,皮肤轻度红晕。适应证慢性虚寒性疾病如慢性腹泻、风寒湿痹等、(2)瘢痕灸操作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点燃至尽

5、--除灰烬-反复7~9壮。一周左右逐渐出现化脓,5-6周后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瘢痕。适应证顽固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胃肠疾病等艾柱燃烧尽2、间接灸(1)隔姜灸操作定穴-生姜片(0.2~0.5cm*2-3cm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3~6壮至皮肤潮红(其间更换姜片)适应证风寒湿痹、呕吐、腹痛、泄泻、外感病症等(2)隔盐灸(神阙灸)操作食盐填于脐部-上至生姜薄片—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壮适应证急性寒性胃肠疾病、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3)隔蒜灸操作定穴-独头蒜(0.2~0.5cm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

6、~10壮至皮肤潮红(其间更换大蒜)适应证虚劳、顽痹(4)隔附子饼灸操作定穴-附子片、饼(0.5cm~1cm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壮适应证命门火衰之男妇科疾病、疮疡久溃不敛(二)艾条灸又称艾卷灸,即用细草纸包裹艾绒,卷成艾筒形的艾卷,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施灸的一种方法1、悬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离(约3cm)使患者感觉热度适中,以不过分灼热为度,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1)温和灸(2)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3-5cm,好似麻雀啄食一样,以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一般可灸5分钟左右(3)回旋灸

7、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的部位,距离皮肤3cm平行皮肤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2、实按灸置布或纸(数层)于施灸部位上,点燃艾卷按压使热力透达深部,反复数次。太乙针灸与雷火针灸(三)温针灸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每穴每次可施灸1~3壮,施灸完毕再将针取出(四)温灸器灸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的灸盒中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温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钟,一次可灸数穴。灸感灸感指施灸时患者的自我感觉---灸处局部

8、皮肤及皮下温热或有灼热为主,温热刺激可直达深部,经久不消,或者出现循经感传想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