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控能力地培养

幼儿自控能力地培养

ID:41363925

大小:3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23

幼儿自控能力地培养_第1页
幼儿自控能力地培养_第2页
幼儿自控能力地培养_第3页
幼儿自控能力地培养_第4页
幼儿自控能力地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自控能力地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让大班家长了解幼儿自控能力培养对幼儿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2、在实用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帮助家长掌握一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教学重点:树立正确观念,运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幼儿培养自控能力。课程框架:一、引言二、学会自我控制1、想一想,再去做2、学会一些必要的自我控制策略3、学习同伴积极的榜样行为,抵制不良同伴行为的影响4、培养孩子自己树立目标三、受自控力影响的其他品质1、受自控力影响的任务意识2、受自控力影响的注意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缺乏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相当普遍的,如

2、随便发脾气,上课说话,无故招惹别人,说难听话,做事缺乏坚持性等,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已经成为当前儿童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它严重地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同伴关系和社会适应,影响其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快要入小学了,孩子字习知识的过程并不都是生动有趣的,有许多“枯燥”而又必须掌握的知识。学校的活动也都有纪律约束,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就会出现不适应,出现“缺乏自控”的行为,比如,上课做小动作、跟同桌“说话”、随意离开座位等。那么,怎么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自控能力,让孩子富有意志力呢?  每位家长都知道,小学从一年级开始,每节课的时间是40分

3、钟。也就是说,孩子的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注意力要在40分钟内作有意的、合理的分配。这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3岁孩子对有目的的活动的注意可持续3—5分钟,4岁孩子可持续10分钟,五六岁孩子可持续15-20分钟左右,其间,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逐步发展起来。而学校又有许多时间,像自习、课间休息、课外活动等都要由孩子自己支配、安排。这就要求孩子要有很好的独立性、纪律性和时间观念,能调节驾驭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上课注意听讲、努力记住讲课内容并能回忆出来,不做小动作,按老师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等。因此,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根据学校的要求

4、,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自控、专心的能力。一、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控制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发展对于儿童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形成、积极同伴关系的建立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从各个方面要求和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水平。第一、想一想,再去做。与成人相比,儿童行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冲动性强,儿童在行动前常常不加思索,很少考虑行为的结果,而不象成人会在具体行动前先仔细考虑,考虑到该行为的利与弊,从而相应地采取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因此针对儿童行为的这一特点,对于儿童来说,为了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应该学着在做事之

5、前先想一想,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或他人的经验想一想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自己个人以及周围他人会产生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采取适宜的行为方式。比如说一名学生在上课时想说话、做小动作,如果这时候他能先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认识到上课讲话不仅自己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周围其他同学的听讲,那么他就有可能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专心听讲。再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玩游戏机现象,如果这些学生在走进游戏室之前能够先认真仔细地想一想,那么也许不少人就会"迷途知返",做出不同的选择了。第二、学会一些必要的自我控制策略。自我控制行为的产

6、生,一方面与儿童自我控制意识的发展有关,但另一方面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的获得也是自我控制行为出现的一个必要前提。比如对于争抢玩具,不少幼儿都知道这样做不对,应该控制自己的行为,应该谦让,但实际上他们常常由于缺乏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如注意力转移——先玩别的好玩玩具、延迟满足——文案大全实用文档自己过会儿也可以玩等,从而不能有效地抵制玩具的诱惑,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导致矛盾、冲突的产生。因此有意识地注意学习一些必要自我控制的策略,掌握一些自我控制的方法,如注意力转移,想一想、再去做等,将会更好地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方法一: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7、要做到令行禁止,说到做到。 答应孩子做到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食言“。同样,拒绝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拒绝到底,也不能”食言“。对于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如果他没做到,不能不了了之,必须让孩子尝到”结果“,比如一些体罚之外的惩罚。一些妈妈经常抱怨“我家孩子特别不听话,跟他说,他不停,再说,他还不停”。其中的问题可能就出在第一次”说“之后,孩子没听,父母也没把他怎么样,强化了孩子的不听话行为。第二次不听话时,又没把他怎么样,就再次强化了他的行为。以后,他就逐渐把妈妈的话当成了耳边风。比如孩子在洋快餐店里玩不肯走,在父母的强迫下哭了鼻子,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