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58872
大小:208.5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2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13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梳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全文中心】文章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
2、由此再加以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1.词语解释(1)环而攻之而不胜环:(2)池非不深也池:(3)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围护城河兵器(4)委而去之委:去:(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8)寡助之至至:(9)亲戚畔之亲戚:畔:放弃离开限制巩固威慑极点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通“叛”,背叛(10)天下顺之顺:2.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
3、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环而攻之而不胜。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归顺,服从(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3.句子朗读节奏(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文意理解(1)文中“得道多助”的“道”是什么?施行仁政。//(2)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要施行“王道”(“仁政”),实现“人和”,使天下归顺。(或“要体恤百姓,
4、凝聚人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4分)【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注释】①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金题演练1.下列句子中标色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寡助之至至:极点B.亲戚畔之畔:同
5、“叛”,背叛C.所恶勿施尔也恶:动词,厌恶D.兽之走圹也走:跑【解析】C项中“恶”是名词,意思是:所厌恶的东西(事情)。C2.下列句子中标色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天下之所顺忠之属也B.环而攻之而不胜是故谋闭而不兴C.失其民者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D.得其民有道其此之谓乎【解析】A项中两个“之”,前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后者为结构助词,译为“的”。B项中两个“而”都是连词,前者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后者表顺接,可译为“并且”;C项中两个“者”都是代词,都可译为
6、“……的原因”;D项中两个“其”,前者是代词,“他的”;后者是语气助词,表揣测。【答案】C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有利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的寡助之君。(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人民归附仁德的君主,就如同水往低处流,野兽向旷野上奔跑。4.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用做了形象的描绘。乙文中说到了“桀、纣”失天下的原因,印证了甲文中一句话,即(用原文回答)(4分)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寡
7、助之至,亲戚畔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