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_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探索

成都_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探索

ID:4134274

大小:718.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9

成都_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探索_第1页
成都_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探索_第2页
成都_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探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成都_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HENGWAIDONGTAI省外动态成都: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探索照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按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指导思想,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试点、思考的基础上,从2003年开始,在全市实施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部署。成都市以“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来统领城乡发展全局,尝试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出自己的一条新路,并致力于以此破解二元结构和“三农”难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地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公平的增长构建和谐

2、的社会。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归纳为“三三见六,以一化二”。这里,第一个“三”,是指“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第二个“三”是“三大重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工程,础;三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四是指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来破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农村发展环境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解“二元结构”。摸索出在西部大开建设工程。“六”是指六句话:一是关键;五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发过程中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政策为保证;六是以农民身份转变因素,充分发挥西部区域性经济发重点;二是以科学规划为龙

3、头和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化二”是展极的扩散效应,用看得见、摸得48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3SHENGWAIDONGTAI省外动态着、享受得到的具体作为来体现工42%以上,人均GDP达到3000美约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成都市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解决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非常坚决地走工业集聚发展的道“三农问题”的办法。“政府规划推动”在成都市的路,主要工业布局在成都高新区、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体现为:着眼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个国家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级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各区(市)县政府

4、创新制度环境,市场活化展,结合土地利用总规和城市总规工业集中发展区;以两级工业发展经济资源,城乡统筹和谐发展。修编,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区为载体,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机可以看出,成都市运用政府和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和械(含汽车)、医药、食品(含烟草)、市场这两只手,以改革旧体制去打特色,突出抓好县域政府所在地和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六大工业基破城乡分治的政策环境,激活生产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市域城镇地,以期逐渐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要素,用一体化统筹城乡同发展、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现代制造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三大共繁荣,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成环绕中心城市

5、的4个中等城市、工业经济区域。与此同时,特别强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创造性实践。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调在中心城市和区(市)县政府所成都市的这一实践,在方法和路径互呼应的城镇体系。成都市委、市在地及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搞好上可以作出如下的细分和概括:政府针对全市域内的乡镇行政区第三产业,注重业态转换和结构的政府规划推动,市场配置资划、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机关人员升级。市委、市政府同时也强调,在源;强化产业支撑,立足多元特点;分流、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区域重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创新制度设计,促进要素流转;聚点镇建设、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等着他农村地区,就要走农业

6、结构调整焦公共产品,连结城乡发展。力点,形成了思路清晰、前瞻性强的路子,在沃野千里的都江堰灌区的系列政策,牵住规划这个牛鼻优化种、养业布局,为国家的粮食政府规划推动子,来体现和形成政府的工业化和安全做出贡献,并大力发展特色农市场配置资源城市化意图,对各类资源配置主体业,以农业的产业化来具体落实和给出政府的信号。规划实行了城乡有效夯实城乡一体化进程。这一点政府规划推动,市场配置资源一体的制度安排和推进之后,成都的意义尤为重大。相较东部地区和这是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市委、市政府大张旗鼓地在2005沿海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普遍工业个鲜明特色。城乡一体的统筹发项目年工作中

7、加大招商力度,创新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偏低,资源配展,必然首先要有定位,其次是规招商办法,尤其是围绕带动性强的置效率亟待改善,资本存量不足划,然后是资源配置方式和机制的重点项目,突出区域比较优势的项(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本),资本增量选择。关于定位,成都市委[2004]7目,延伸价值链和关联度高的项稀缺,技术进步的传导机制落后,号文件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目,能产生集聚效应,统筹“三个集在这种背景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形中”的项目,目标明确地激励各类力转移和就业问题已经并且还将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资源配置主体做出相对理性的预面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