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怎样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怎样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

ID:41337756

大小:25.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2

小学生怎样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_第1页
小学生怎样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_第2页
小学生怎样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_第3页
小学生怎样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_第4页
小学生怎样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怎样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怎样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首当其冲,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怎样才能把孩子领进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让祖国的语言丰富他们的思维;让祖国的文字净化他们的灵魂;让经典优美的篇章在他们的心灵里生根,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呢?这就需要我们直奔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导、培

2、养孩子们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指导、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连续培养、指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知道哪些是重点句子。小学语文中的重点句子主要有中心句和过渡句。“中心句”就是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它的特点是:1、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2、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3、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4、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什么是过渡句呢?一个句子承接或

3、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个句子就是过渡句。总体上过渡句的作用是: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具体可以分为: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常见的过渡方式有:1、用小标题过渡;2、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3、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4、用关联词过渡(通常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为多);5、用提示句过渡;6、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7、过渡词,增强文章逻辑性。学生知道了重点句子的种类和特点

4、,我们应该怎样指导、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会学生找重点句子的方法小学语文中的重点句子,一般从课文、课前导读、单元导读或课后问题中就可以找到,所以找重点句子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从课文中找重点句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只要学生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熟,就都能找到。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7.触摸春天》时,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把课文读通顺,课上,让学生朗读了一遍,全班学生都正确的找到了这篇课文的中心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

5、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2、从课前导读中找中心句略读课文的课前导读是编者设计好的,基本上概括了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学习方法。且看《我的“长生果”》一课的导读:“读书要讲究方法,才会有更多的收获。阅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那几件事,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把你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从这一导读中,学生通过思考,就能体会到本文的重点句子就是有关“道理”的句子,很容易就找到了。3、从课后问题中找中心句各学段的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中都有跟课文有关的思考题,如果学生在学习时能关

6、注这些课后问题,也能轻易地找到文中的重点句子。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7.触摸春天》的课后问题第二题是:“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让我们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如果学生在预习时就关注了课后问题,就能知道本文的重点句子也就是这一句了。二、教会学生根据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找到了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怎样根据这些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呢?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阅读,大多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的文章。对写人记事的文章,应抓住表现人物特点的诸如写外貌、语言、行动、

7、心理的词句,表明事物意义的词句;写景状物的文章,也应抓住表现景物特点的词句来体会。结合多年的成功实践,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关键词语理解。例如理解《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神机妙算”和“真比不上”,接着弄懂“神机妙算”的意思是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决定策略。再联系上文说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大家讨论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比不上诸葛亮。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这一句与课文开头

8、的第一句话“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相照应,意思是说诸葛亮具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略,通天文,晓地理,知人心,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例如《白杨》一文中“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联系上文爸爸对白杨树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的特点以及忠诚无私、不怕困难、坚强执著的精神的介绍,再联系下文所交代的爸爸是一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