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ID:41333746

大小:623.50 KB

页数:109页

时间:2019-08-22

中国现代文学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文学导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一、人的发现与文学史构成晚明是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换的第一个历史的、逻辑的阶段。李贽《答邓石阳书》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晚清是中国文学由古典转向现代的第二个历史的、逻辑的阶段。晚清文化先驱们在中外文化对话中试图建构的人学,是以“国民”为本位、以“自由”为核心,以“新民”为指归。严复梁启超具有现代性的人学思想既是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的理论导向,又是文学现代化的灵魂。白话文学观“人性”文学观“新民”文学观“

2、臣民”文学观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转换的最后的历史的、逻辑的阶段。五四时期的人学思想具有真正的现代性特征。晚明人学思想是通过回归生命本位把礼教制约下的“伦理的人”还原为生物的人,肯定和张扬人类本能欲望的合理性;而五四时期的人学思想则是在保持人的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又把生物的人提拔为“思想的人”或“新伦理的人”。二、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端知识分子角色的转换近代报业的兴起三、文学观念的变革(一)“诗界革命”1899年底,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他指出“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

3、将绝”,认为作诗“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的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二)“文界革命”梁启超还提出“文界革命”。“报章体”、“新文体”或“新民体”1898年8月,裘廷梁在《中国官音白话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第一次明确地主张以“白话”代替“文言”。黄遵宪则最早提出“言文合一”的主张。(三)“小说界革命”1902年11月,梁启超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打出了“小说界革命”的旗帜。“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

4、,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四)“戏剧改良”1904年,陈独秀在《论戏曲》中指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的大教师,世上人都是他们教训出来的”,。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春柳社。1907年他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和《黑奴吁天录》。这标志着话剧在中国的诞生。(五)王国维等人的文学观念王国维(1877—1927)的《〈红楼梦〉评论》开现代文学批评之先河。文学是“天才游戏之事业”。四、文

5、体叙述的创新(一)鸳鸯蝴蝶派小说言情小说:徐枕亚的《玉梨魂》、吴双热的《孽冤镜》、李定夷的《陨玉缘》、吴绮缘的《冷江日记》、蒋著超的《蝶花劫》、周瘦鹃的《恨不相逢未嫁时》、包天笑的《一缕麻》等。社会小说:李涵秋的《广陵潮》、张春帆的《九尾龟》、孙玉声的《海上繁华梦》和向恺然的《留东外史》等。历史小说:蔡东藩的《历朝通俗演义》、《两太后演义》等。武侠小说:向恺然的《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顾明道的《荒江女侠》、李寿民的《蜀山剑侠传》等。侦探小说:程小青的《霍桑探案汇刊》等。(二)林纾等的翻译小说“严译

6、名著”“林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块肉余生记》、《黑奴吁天录》等。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一、思想启蒙与文学革命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2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在上海创刊。《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向中国的封建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总攻。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是1917年1月《新青年》上发表的胡适论文《文学改良刍议》。“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

7、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此文以“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成为中国新文学向旧文学宣战的一份正式的宣言书。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918年4月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192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全国

8、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国文教材改用语体文(白话文)。周作人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及《美文》等,推进了新文学的理论建设。“人”的发现,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收获,构成中国文化由古代走进现代的标志。“人的文学”是五四文学革命时期继“白话文学”之后的第二个中心范畴,是标示中国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更本质的特征,是中国新文学理论建设中最重要的一块基石。二、新旧文学观念之激战(一)与旧派知识分子的论争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