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答辩PPT

硕士论文答辩PPT

ID:41332367

大小:4.40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8-22

硕士论文答辩PPT_第1页
硕士论文答辩PPT_第2页
硕士论文答辩PPT_第3页
硕士论文答辩PPT_第4页
硕士论文答辩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硕士论文答辩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干湿循环下非饱和压实粘土边坡响应的模型试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报告人:吕海双指导老师:陈锐答辩日期:2011.06.22内容概要1绪论2试验方案3试验结果分析4结论与展望1绪论1.1课题背景大气作用下的干湿循环是一种自然现象,人工边坡处于它的作用之下,这些新建粘土边坡在干湿循环下的响应对于评估其稳定性十分重要。当前极端天气条件频发,干湿循环的幅度和频率增大,非饱和压实粘土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现有非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理论通常只考虑吸力强度的贡献,忽略干湿循环对非饱和粘土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岩土界对降雨作用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问题开展了大量

2、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但对干湿循环作用下边坡的稳定问题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较少。对干湿循环下土的性质已有广泛研究,但其成果尚未应用于到边稳定性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中,主要是需要对干湿循环下边坡的响应没有充分研究,因而缺乏试验数据支持。1绪论1.2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的干湿循环下非饱和土压实粘土边坡的响应意义揭示边坡干湿循环因素对边坡响应的影响规律为将来在边坡稳定计算中考虑干湿循环效应提供试验数据支持提出问题干湿循环下非饱和压实粘土边坡的响应实际工程意义边坡稳定性理论及方法1绪论1.3研究现状干湿循环作用下土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定向性减弱;多次

3、循环后达到稳定状态。(A.S.AI-Homoud,A.A.Basmaetal,1995)同一吸力作用下,经历湿润过程的土样抗剪强度比经历湿润再干燥过程的低。(K.K.Han,H.Rahardjo&B.B.Broms,1995)大气作用下边坡变形主要集中在边坡表层(孔令伟,陈建斌等,2007)干湿循环下边坡发生渐进破坏,每个循环中都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W.A.Take,M.D.Bolton,2004)1绪论1.4以上研究成果的不足单元试验仅研究土的性质不能反映边坡的干湿循环响应现场试验真实反映边坡的响应无法实现试验因素的精确控制离心机试验模拟长期

4、效应边坡土的结构与实际不同,也未研究干湿循环的因素干湿循环下非饱和压实粘土边坡模型试验以边坡为研究对像分别控制各影响因素采用分层压实法制作边坡1绪论1.5研究内容2试验方案2.1边坡模型边坡材料高岭土与小于2mmISO标准砂按7:3重量比配制;液限:49.8%,塑限:27.3%边坡制作密度:1.701g/mm3,含水率:21%;图2-2边坡外形尺寸图2-1边坡粘土击实曲线2试验方案2.2测量控制体积含水率监测:TDR-3土壤水分传感器;吸力监测:FTC-100热传导吸力传感器;变形监测:PIV变形分析系统;φ28mm38mm防水层加热器和温度传

5、感器陶土探头65mm19mm导线图2-3TDR-3土壤水分传感器和FTC-100热传导吸力传感器TDR3TDR1TDR2TDR4TDR5FTC1FTC2FTC3FTC4图2-4传感器位置图2试验方案2.3试验计划实验干湿循环幅度控制次数加湿干燥A5小时15mm/h人工降雨48小时自由蒸发5B5小时15mm/h人工降雨168小时加速蒸发2表1试验计划试验A研究干湿循环的次数试验A与试验B对比研究干湿循环幅度的幅度2试验方案2.3试验计划实验干湿循环幅度控制次数加湿干燥A5小时15mm/h人工降雨48小时自由蒸发5B5小时15mm/h人工降雨168

6、小时加速蒸发2表2-1试验计划试验A研究干湿循环的次数试验A与试验B对比研究干湿循环幅度的幅度3试验结果分析3.1干湿循环次数Al-Homoud指出,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土颗粒会发生重新排列,土微观结构的方向性减弱,土吸水的能力下降从而膨胀性减弱,并且第一次循环中的变化大,其后逐渐减少直至平衡状态。图3-1体积含水率峰值与循环次数关系图3试验结果分析3.1干湿循环次数吸力变化趋势与体积含水率一致,与体积含水率变化的原因相同。图3-2吸力峰值与循环次数关系图3试验结果分析3.1干湿循环次数变形方面垂直于边坡表面,变形量在不同部位大致相同,变形区域在边

7、坡表层。图3-3低幅度第一次干湿循环边坡变形增量图pixel3试验结果分析3.1干湿循环次数变形方方向不再全部垂直于边坡表面,坡脚部位变形方向平行于边坡表面向下,变形区域在边坡表层。图3-4低幅度第二次干湿循环边坡变形增量图pixel土体纹理受破坏区土体纹理未受破坏区3试验结果分析3.1干湿循环次数大部分变形方向平行于边坡表面向下,只在坡顶出现竖向变形,变形区域在边坡表层。图3-5低幅度第三次干湿循环边坡变形增量图pixel3试验结果分析3.1干湿循环次数变形方向平行边坡表面向下,坡顶无变形发生,变形区域在边坡表层。图3-6低幅度第四次干湿循环

8、边坡变形增量图pixel3试验结果分析3.1干湿循环次数变形模式与第四次循环相同,变形区域仍在边坡表层。图3-7低幅度第五次干湿循环边坡变形增量图p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