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30201
大小:1.9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22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美丽的“牛郎织女”爱情传说千古流传,而在一年一度的“乞巧节”上,西和女儿们载歌载舞,祈求幸福和美满。西和县的“乞巧”活动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因参加“乞巧节”的多为“闺中待嫁”的姑娘,也被称为“女儿节”。乞巧节又称娘娘节,是指农历七月七日,由妇女们欢度的节日。是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姑娘们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隆重,首先是选址、联络、筹资,接着要练歌、备装、生巧芽、请巧、造巧等。姑娘们在河边迎接水神。祭祀跪拜(七月六日早上)然后,大家成排列队、牵手摆臂齐唱《搭桥歌
2、》。清清水,端一盆,巧娘娘叫我变聪明。清清水,碗里端,巧娘娘教我好手段。巧娘娘,下云端,把我巧娘娘请下凡。乞巧的姑娘们艳装列队,各持燃香一支,双手合拢于胸前,迎接巧娘娘(农历六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傍晚)。“一炷香,两炷香,我把巧娘娘接进庄;一根线,两根线,我把巧娘娘迎进院……”香盘内放有香、蜡、黄表等祭品、生巧芽、集体祭巧巧娘娘,俗称“转饭”。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游乐“送巧”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晚至七月初七,仇池儿女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这就是仇池山川欢腾的女儿节——乞巧节。甘肃西和县的乞巧风俗,被称之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
3、活化石。“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是乞讨,巧则是心灵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实质是说有智慧。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汉河三种天象。在乞巧形成之初都有“祈请于河鼓织女”“以祀牛女二星”的记载,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尊织女的民间风俗活动。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