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1)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1)

ID:4130422

大小:481.8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29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1)_第1页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1)_第2页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1)_第3页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1)_第4页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陈延斌王体[摘要]诚信在中西方都得到普遍的重视,其内涵也基本相近,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既有社会历史方面的根源·也有思想文化上的原因。中西诫信观各有长短,新型诫信观的建构和我国诚信社套的建设,应特二者结合起来+吸取中国侍统诫信观重由律、重人格信任与西方诫信现重他律、量契对信任的合理因素,从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机制和个人信用机制、加强观代诚信观的宣侍和诚信意识的养成教育等方面八手,打造“诚信中国”。[关键词)中国西方诚信砚诫信社会[中田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2、号]10071539(2003)06—0033—05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然而,各种与市场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相适应的诚信失范现象却大量存在,建设现代诚信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鉴于此,笔者试图从研究、比较中西诚信观的异同出发,挖掘其中合理的积极的成分,以便为促进我国现代减信观的建构和社会诚信机制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一、中西诚信观的主要异同(一)中西方诚信观的相同和相近之处首先,中西方城信的基本含义相近。中国传统诚信观中,“诚”和“信”既有不同的含义,又可

3、以互训连用。“诚”是指真实存在、无妄无伪之义。“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J,[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z]‘‘减也者,实也,实有也。”口”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3古人把“诚”视为“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信”是指诚实不欺、讲信用、守诺言。如:“倍近于义,言可复也。”[6”信不足焉,有不信焉。,,[7”诚”、“信”又可以互训,《说文解字》中云:“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诚信连用即是诚实无伪、恪守信用、不自欺、不欺人、言行一致之义。在西方,诚信的基本

4、含义就是尊重事实和信守诺言。如美国学者迈克尔·D.贝勒斯所说,诚信“一般被定义为‘忠于事实’或在此基础上再加上‘遵守公平交易的合理商业标准”,[“。美国经挣F学家福山在其专著——《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中,将诚信解释为“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社团的角色”。认为当今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之原动力来自社会诚信,诚信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组织的规模。可见,中西诚信观的基本含义是相近的,都包含尊重实际存在、诚实无欺、讲究信用、信守诺言等

5、意思。其次,中西方都对诚信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西方,历来把讲诚实、守信用、不撒谎作为经典训言。对西方文化和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圣经》中的“摩西十诫”t将“不作伪证”等作为最重要的道德戒律。现代西方社会更是把信用视为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前提,视诚信为生命,其信用管理相对完善,一个诚信缺失的人在社会中无立足之地,丁作生活都面临危机。中国传统道德同样重视诚信,不仅将诚信作为立身处世之道,而且视之为立国之基、兴业之宝。譬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日:“信,国之宝也。”《苟子·议兵》日:“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

6、。”《管子·乘子》日:“非诚贾不得食于贾。”孔子十分强调取信于民对维护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将“民信”置于“足食足兵”之先,认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甚至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Ⅲ”]。儒家还把“正心诚意”视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墨家也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量缱』史f∥2003年第6期33万方数据也,无言而不行也。““3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在变法之前也要通过“徙木立信”以取得百姓的信任。(二)中西方诚信观的差异第一,中国人的诚信基本上是人格信任,而

7、西方人的诚信则是一种契约信任。中国自古以来,诚信都是建立在亲人、熟人、朋友信任基础上的,是“在排除商业功利关系的宗法血缘人伦关系中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建立在血缘亲情、朋友情义、社会人情和封建国家宗法关系基础上的道德精神“”]。而在西方,商业贸易发展较早,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契约作为一种商业手段和人际交往原则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中,诚信就是建立在以相互承诺、互相信赖、信守诺言为内涵的契约伦理的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生活亦然,卢梭等人的社会契约论在西方民众中广为传播,也足见这种思想的深远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二,中国人

8、的诚信在本质上以道德为支撑,西方人的诚信则以法律为基础。自先秦起,中国人就将诚信视为社会晟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之一,人际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建立在相信对方人品、德行基础之.卜的,基本不需要法律的强行约束。尽管也有土地租佃、物品典当等方面的契约规定,但在社会生活、交往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一种道德的信任。而在西方.作为诫信载体的契约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以法律形式来规范、践行了。如雅典在公元前621年制定的成文法中就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