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树 萎 缩 病教学ppt

桑 树 萎 缩 病教学ppt

ID:41301846

大小:2.48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8-21

桑 树 萎 缩 病教学ppt_第1页
桑 树 萎 缩 病教学ppt_第2页
桑 树 萎 缩 病教学ppt_第3页
桑 树 萎 缩 病教学ppt_第4页
桑 树 萎 缩 病教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桑 树 萎 缩 病教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桑树萎缩病张和禹桑树萎缩病初期症状桑树萎缩病中期症状桑树萎缩病晚期症状桑树萎缩病1、分布及为害桑树萎缩病(mulberrydwarfdisease)是桑树的一种重要病害,在我国各大蚕区均有分布。病害严重的桑园发病率常在60%左右,个别田块高达90%以上,感病幼树在1~2年内死亡,壮树在3~4内死亡。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该病又称为桑树的癌症。我国及日本等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对桑树萎缩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发病因素、病害防治等做了大量工作,该病也曾一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随着我国蚕桑生产的发展与生产基地的转移,桑树萎缩病在一些地区再度爆发,另外其它农作物近年也不断报道新的植原体的

2、发生,并可能与桑树萎缩病有一定的联系。2、症状3、病原1967年日本学者土居养二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桑树萎缩病病株韧皮部的筛管组织中存在有类似菌原体的病原,其对四环素类抗菌素有过敏反应,因而提出桑树萎缩病的病原为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sMLO)。以后在传播介体的昆虫中也发现了这种病原。由于培养基的主效因子尚未研究清楚,目前为止对桑树萎缩病病原及其它植物菌原体的纯培养还没有受到公认,因而无法得到传统分类学的形态指标。8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菌原体的分类研究有了突破。1992年第九届国际菌原体组织(IOM)会议上,首次提出在软球

3、菌纲设立植原体属,并正式以植原体(phytoplasma)取代类菌原体(MLO)。1996年IOM会议根据16SrDNA序列分析及16SrDNA与23SrDNA间序列等资料,将植物病原菌原体种类分为14组,38亚组。根据戴胜等人对桑树萎缩病菌原体PCR检测,我国的桑树萎缩病病原属于翠菊黄化组(16SrⅠ)(AsterYellowsgroup)。他们还提出桑树萎缩病不仅有常见的黄化型和萎缩型,还有周黄型和绿脉型,其中萎缩型的病原与其它三种类型属于不同亚组。根据夏志松的研究中国的桑树黄化型萎缩病与日本萎缩病虽然在症状上存在差异,但病原在电镜下形态基本相同,在16SrDNA基因序列的同

4、源性达到99.58%,因此桑树萎缩病病原的具体分类还需进一步研究。4、侵染循环植物病原植原体不仅可以在寄主植物中繁殖,还可以在传播介体昆虫中增殖。据报道,室内条件下翠菊黄化植原体A、B亚组能被二点叶蝉成功传播给42科191种植物。在我国,翠菊黄化植原体不仅可以侵染桑树,还可以侵染泡桐、苦楝、香蕉、烟草、柳树等,泡桐丛枝病的病原物经RFLP方法的检测被认为属于翠菊黄化组。有报道吸食了枣疯病汁液的中国拟菱纹叶蝉接种泡桐后可以成功传播病原,并使泡桐苗木表现丛枝症状。许志刚编写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则论述,植原体和螺原体可以侵染杂草,并在杂草中越冬越夏,例如:桑树的萎缩病可以通过菱纹叶蝉传染绿

5、葎草。这样的一系列研究都表明了不同种植物存在植原体交互感染现象。植原体主要传播的昆虫介体为叶蝉、飞虱等刺吸式口器类昆虫,为害桑树的叶蝉类有桑斑叶蝉、凹缘菱纹叶蝉、拟菱纹叶蝉、大青叶蝉等,其中被证明传播桑树萎缩病的是菱纹叶蝉属和拟菱纹叶蝉属的2个优势种凹缘菱纹叶蝉和拟菱纹叶蝉。凹缘菱纹叶蝉的食性很杂,寄主植物有20多种,主要为豆科植物、芝麻、葎草等。拟菱纹叶蝉的食性比较单一,但也可以在葎草、绿豆、紫穗槐上短暂生活。从生产实践观察,桑园间作特别是桑树与芝麻,桑树与大豆的桑园萎缩病的发生较重。山坡地桑园特别是离枣疯病发生严重的桑园桑树萎缩病发生较重。这些现象是否表明其它植物的植原体病害

6、可以和桑树交互感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实验证明一些植物可以被2种以上的植原体所侵染,发病症状不典型的或症状复杂的桑树萎缩病是否考虑到复合侵染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5、发病规律有关桑树萎缩病的流行因素的研究报道很多,桑树品种、菱纹叶蝉的密度、栽培技术、环境条件、苗木带毒及病原积累等与发病关系密切。不同的桑树种质资源对桑树萎缩病的抗性有较大差异,不仅品种间有差异,不同的桑种间、不同生态区域的桑树种质间也有较大差异。不同抗性的桑品种之间的同工酶、光合效率、树体内源激素、氮磷钾含量也有区别。桑园的管理特别是施肥水平、采伐强度、夏伐时间与桑树萎缩病发病有很大关系。环境条件特别是高温持

7、续时间的长短、土质条件的不同该病的发病程度有差异。桑树萎缩病流行因素多种多样,各种因素的变化与发病是否有着内在的联系,是否存在主要因素或者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6、防治方法(1)桑树萎缩病的检测桑树植原体的检测和鉴定是该病防治的关键。早期人们主要根据桑树发病时的症状,抗菌素反应、嫁接和菱纹叶蝉的传病并结合透射电镜进行鉴定。随后人们利用组织化学法、血清学、免疫学技术进行检测,其中DAPI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技术成为比较有效的诊断方法。还有报道用硫酸黄连素取代DA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