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深度学习)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深度学习)

ID:41290471

大小:35.44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8-21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深度学习)_第1页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深度学习)_第2页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深度学习)_第3页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深度学习)_第4页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深度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深度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深度学习)2015-04-28 量化投资策略交易会计,不仅是一门账务处理技术,更是一门逻辑的艺术。会计准则,不仅是一套“字典式”的规范性文件,更是一套具有相关目标和基础、合乎逻辑的系统。会计准则的逻辑体现在若干会计理论中,它们为复杂的经济事项构建了统一的会计处理基础。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埃尔登S亨德理克森(EldonS.Hendriksen,1917-2001)在其著作《会计理论》(AccountingTheory4thed,1982)中,将理论定义为:“一套合乎逻辑,具有假设性、概念化和实务性的原则,能够为某个探索领域提供一般性参考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会计理论,“是一

2、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由此可见,逻辑,是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现行国内、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不再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而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下,对特定的经济事项不再提供或较少提供具体的解释与会计处理指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分析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再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基本原理,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此时,掌握会计准则背后的会计理论,可以帮助会计人员选择或发展适当的会计处理政策,并复核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的合理性。因此,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下,掌握若干重要会计理论、了解具体会计处理深层

3、次的逻辑,不再是学院派、理论家的专利,而是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提高会计实务工作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必要能力。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实质趋同,并部分借鉴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国际两大准则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以概念框架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本系列文章以两大准则体系为基础,通过探寻相关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理论内涵,讨论其对具体会计处理的影响,进而尝试为现行会计准则梳理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一)在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之间作出倾向性选择,关系到财务报告应向其使用者提供何种信息、会计要素应当如何进行定义、具体会计处理政策应当如何选择

4、等问题,它们是会计理论框架的核心基础,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战略导向的重要作用。回顾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的发展历史,理解其理论内涵,了解二者对现行国际、国内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处理规定的影响,有助于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一、历史演变会计处理是对经济环境的反映,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理论也经历了从资产负债表观占主导,到利润表观占主导,再到资产负债表观占主导的过程。(一)资产负债表观主导时代资产负债表的出现早于利润表。在15世纪的意大利,商人们以财产目录申报财产税,被视为资产负债表的雏形。17世纪初,荷兰数学家、会计学家西蒙•斯蒂文(SimonStevin,1548-1620)在其著作

5、《数学惯例法》(Wisconstigheghedachtenissen,1605–08)中论述了资产负债表的雏形格式,并希望说服欧洲的商人们能将其作为习惯在每年末进行编制。与现代资产负债表不同的是,西蒙•斯蒂文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被列报在右边或下边(贷方),负债被列报在左边或上边(借方)。在西蒙•斯蒂文资产负债表思想的影响下,1671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EastIndiaCompany)在当年4月30日的股东大会上,报出了第一份准公开的资产负债表。1844年,英国发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认可公司独立法人地位的法律——《合作股份公司法》,明确要求合作股份公司编制年度资产负债表。1857年,德国法律

6、也明确要求编制年度资产负债表。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合伙贸易的经营周期较短,合伙商人只需要在合伙贸易经营周期结束后,通过盘点期初期末净资产并编制财产目录,作为利润分配的依据。财产委托经营方式出现以后,委托人也只是关注其财产是否完整和增值。同时,银行等债权人通常认为,企业拥有充足的资产就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其贷款就是安全的,债权人十分重视资产负债表的信息。此外,欧洲许多国家的税法主要是以财产税为主,即规定以业主的应税财产为计税基础。因此,合伙人、业主以及税收机构主要关注企业期初期末资产、负债的存量信息,对期间损益等流量信息关注较少,资产负债表观很长时期内占据了主导地位。(二)利润表观主导时代19世

7、纪工业革命的成功,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股份公司在西方国家出现。企业经营周期增长,投资者不能仅靠经营周期结束后净资产的增值额来进行投资决策,还需要关注短期内被投资方的盈利能力。与此同时,银行等债权人也意识到,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企业偿债能力并不全面,因为企业只有在破产清算时才会直接以长期资产等来偿还债务,在持续经营情况下,企业的短期盈利能力才是其债权的安全保障。此外,西方国家在经济危机之后,政府加强了对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