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马呀吉松教案

依马呀吉松教案

ID:41281913

大小:102.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1

依马呀吉松教案_第1页
依马呀吉松教案_第2页
依马呀吉松教案_第3页
依马呀吉松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依马呀吉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依马呀吉松教学设计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新港小学王东梅教学内容唱歌《依马呀吉松》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这首歌曲《依马呀吉松》的风格特点。2、通过听唱的方式学唱歌曲3、重点强调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前八后十六、十六分音符等的正确唱法,了解藏族堆谐的歌舞形式,学跳几个藏族踢踏舞。教学重点:了解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解决歌谱中的附点音符、前八后十六、十六分音符等的正确唱法。教具资料:多媒体PPT、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天籁之爱》教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2、出示西藏图片,介绍西藏

2、。教师: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也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设计意图:以一首藏族歌曲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出示图片介绍西藏能够更加的吸引学生,为学生对藏族和对藏族的歌曲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二、聆听、感受、体验(一)聆听歌曲1、聆听歌曲《依马呀吉松》教师:认真聆听歌曲,思考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演唱情绪是怎样的?2再次倾听并思考教师:这是一首藏族歌曲,由于藏族地域辽阔、方言各异、民族风独具特色,请你在仔细聆听并思考《依

3、马呀吉松》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3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汇报分享师总结:高亢婉转、优美动听、欢快。【设计意图:倾听了解歌曲的特点,为下面学唱歌曲打下基础】(二)学唱歌曲1、观察歌词,教师解释衬词的意思。教师:“索吖儿惹啦”“莱斯马拉松”等这些都是歌曲中的衬词,为了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语气词、形声词、或者是称谓构成的衬托性的词句。从而让我们体会到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设计意图:这里没有按照以往的常规先教曲谱后学词,因为这首歌曲的歌词里面包含了很多的衬词,能体现西部的风土人情,使学生很快的了解藏族风格的特点便于教师的下一步教学

4、。】2、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教师:我们带着对音乐的理解,请同学们用“啦”跟老师小声哼唱吧。【设计意图:歌曲里有很多的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范长师强调这些地方,同时引导学生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3、学习歌曲的曲谱1)学唱第一乐句教师: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呢?教师:我们跟随琴声来演唱这句吧。2)学唱第二乐句教师:注意第二乐句的三小节开始的地方,我们放慢速度跟着琴声来【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进行难点的指导】4、加入歌词演唱1)学生自己尝试加歌词演唱教师:同学们尝试加入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圈点处的

5、音准和吐字。2)随钢伴齐唱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长音、衬词的唱法。3)老师领唱学生随老师齐唱。4)分小组比赛演唱教师:比赛规则:注意声音、演唱方法,注意气息,不能喊唱。【设计意图: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演唱中调动学生的演唱兴趣,以比赛的形式并提出演唱时的规则,使学生注意演唱标准】三、课堂小结教师: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西藏,了解西藏歌曲的独具特色,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歌曲来领会依马呀吉松中堆谐的乐趣吧。【设计意图:给学生留下悬念下节课继续学习依马呀吉松的另一种风格】活动纪实活动反思本节课中,先是通过歌曲的导入来几发学生们的兴趣的,

6、分析出歌曲的特点从而引出今天想要学习的歌曲。在新授歌曲环节讲解了歌谱中得难点,大部分的学生已经掌握,但还有个别的同学掌握的不好,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第二课时的时候重点解决。不足:1、在导入分析歌曲的环节,有些冷场,学生了解的少,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多听藏族的歌曲,了解藏族的风俗特点,只有会了,才敢说。2、整节课讲的东西太多了,不是以学生学生为主导,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让学生主动的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