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开题报告】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开题报告】

ID:412641

大小:5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7-30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开题报告】_第1页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开题报告】_第2页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开题报告】_第3页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开题报告】_第4页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专业班级:汉语言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倍)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就是简·奥斯丁,她创作了举世公认的英国第一批现实主义小说。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奥斯丁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幽默风趣、细腻明快的文笔向读者再现了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英国乡村生活风貌。“以轻松诙谐的格调和理性的光芒照出了感伤、哥特小说的矫揉造作,使之失去容身之地。她的创作开启了三十年代现实主义的高潮”。在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

2、反讽运用贯穿始终。在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和情节发展中运用得淋漓尽致并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反讽”概念最早见于苏格拉底的辩论策略“苏格拉底式反讽”,两千多年来逐渐成为一个多层次、多蕴意的术语,并于18世纪在欧洲获得空前发展。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继承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并以她高度的艺术自觉,娴熟地将反讽融于其作品《傲慢与偏见》之中。奥斯丁擅长描写人物对话,她巧妙地利用对话营造气氛,刻画人物,突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她对人物内心的深刻洞察,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她的细腻笔法和弥漫全书的幽默,是她风格上的特征也是她成功的关键,而反讽是奥斯丁小说最为显著的特色,隐含在人物、情节和

3、主题中,形成小说尖刻、讽刺、机智、幽默的语言风格,这也是奥斯丁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反讽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种类:言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景反讽。言语反讽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反语,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上,它是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使用最频繁、最简单的反讽形式。在文学上,反讽既指语言的修辞技巧,也指隐含在人物、情节或主题中与正面描述意义相左的暗示或对照技巧、组织结构方法。讽刺,是它的外壳,以“似是而非的反论”9方式传达作者的美学评价则是他的内核。反讽是小说中的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在叙述情节事件、塑造人物形象、显示作者的情感态度上,具有意婉旨微而又深刻有力、耐人寻味的特点。“这种修辞

4、技巧,甚至被认为是一切叙事文学乃至诗歌不可或缺的,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修辞手段”。由此可见,成功的反讽,有助于作者含蓄有力地体现自己的修辞目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作品人物形象。自1870年辛卜逊第一次提出奥斯丁反讽这一概念以来,一百多年间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奥斯丁反语做出了阐释。R·W·哈丁心理学角度的探讨,M·Mudrick意识形态角度的研究都极具代表性。二十世纪语用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理论的兴起为反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辛卜逊提出“反嘲”,使奥斯丁作品的思想面貌完全改观了,同时也揭开了她的复杂的艺术构思。在这个命题里,思想和艺术是统一的——奥斯丁以她“反嘲”

5、的艺术自觉地对社会人生进行评价。辛卜逊的观点只以雏形形式呈现出来,但标志了对奥斯丁的思想与艺术的新的认识。他的观点后来被R·W·哈丁等新的一代有才华的批评家所继承,由他们对奥斯丁的反嘲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倍)简·奥斯丁是一位讽刺艺术大师。反讽是简·奥斯丁小说最显著的特色和基调。然而,纵观浩瀚繁帙的奥斯丁研究,研究者们似乎习惯性地将目光聚焦在其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方面。有关奥斯丁作品的语言艺术研究确实不多,从言语行为角度进行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则更是廖若晨星。既然奥斯丁如此苦心孤诣地经营了她的语言,那么我们

6、在阅读,研究她的作品时就不应忽视它。相反,我们理应高度重视它,分析研究它。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奥斯丁作品语言艺术的内容,而且有利于我们较全面较深刻地理解奥斯丁,真正走进奥斯丁。具体来说,《傲慢与偏见》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9赵虹在《言语反讽的关联理论研究——<傲慢与偏见>个案分析》中,以Sperber和Wilson的回声解释论和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为背景,以Yus的反讽理解模式为研究理论框架的核心。回声解释论将言语反讽界定为对先前某种意义的回声式解释,从而传达说者对该话语意义的贬抑性态度。虽然回声解释论较先前的反讽观具有更强的阐释力,但Sperbe

7、r和Wilson没有具体说明在实现反讽理解的过程中,听者是如何识别贬抑态度的。作为回声解释论的发展,Yus的反讽理解模式认为语境信息与命题内容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的某种不相容性突显了说者的贬抑态度,从而帮助听者识别话语的反讽意图。多源语境信息的激活可以加速对反讽话语的识别。Yus将与反讽有关的语境信息分为七类,分别是:1)百科、事实信息;2)互现的客观环境(场景);3)说者的非言语行为;4)听者具备的有关说者的背景知识;5)相互知信;6)对话中的前序话语;7)语言线索。为了解释反讽理解的各种可能情况,Yus提出了反讽的最佳可及性标准。其核心是:所探察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