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48988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0
《就业 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为什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积极促进再就业,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任务。只有广大劳动者安居乐业,党和政府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积极促进再就业,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必然伴随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部分职工下岗失业难以避免。只有实现再就业,才能使这部分职
2、工各得其所,才能化解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这一历史难题,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促进再就业,既是解决当前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因下岗失业出现生活困难的群众,帮助他们获得一份有收入的工作,才能使他们保障生计,并逐步提高生活水平。群众利益无小事。就业和再就业对群众来说是天大的事。重视不重视这项工作,就是讲不讲政治的问题,就是对人民群众有没有感情的问题,就是干不干实事的问题。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怎么做?解决就业难问题,靠单一措施是不行的,需要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广开门路,多渠道努力,尽可能创
3、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这些思路和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既要推动经济发展,又要实现就业增长。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就业。按照我国目前的就业状况,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新增加70万-80万个就业岗位。以国民经济增长7%计算,每年可提供约500万个岗位。 二是既要安置帮扶就业,又要鼓励自主创业。政府要积极促进就业,落实各项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的政策,但这并不等于政府包打天下、解决全部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靠政府解决全部就业问题,何况像我们这样人口最多的大国。政府要注重多培养创业型人
4、才,变安置型就业的努力为开发型就业的努力,这是解决就业难题的关键。创业是最大的就业,也是富民之源。给钱给物,不如给一个创业环境、创业技能,激发劳动者自主创业,让老百姓自己造饭碗。 三是既要靠政府促进就业,又要靠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主要是制定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对特殊困难对象给予就业援助,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城市都已经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由政府开发或购买公益型岗位安置就业,尽可能为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就业服务。 四是既要实行稳定就业,又要发展弹性就业。目前,我国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一个重要原因是人
5、们认为只有稳定就业即端“铁饭碗”才算就业。其实,稳定就业只是就业的一种形式,将来更多的就业方式是弹性就业、灵活就业。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非全日制就业和灵活就业已占就业总量的30%,社区服务从业人员占全社会服务人员的比重高达30%到40%。 五是既要加强职业培训,又要搞好就业指导。一些人找不到工作,一些技术性岗位又招不到人,是因为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我国7000万技术工人中,高级工比例不到5%。目前进城务工农民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8.6%。推进人力资源专业培训,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只要有真本事,就一定能端牢手中的饭碗。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继续实施更
6、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深入挖掘政策投资和大项目带动就业增长潜力,努力扩大中小城镇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容量。进一步完善财税、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和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城乡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机制。重点针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破产企业职工和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开发更多社会公益岗位,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健全失业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大学生怎么做?一、要调整好心态保持住清醒的头脑,既然“寒潮已经袭来,就要有“过冬”的准备。认真分
7、析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审视自己。对自己剖析的深度和广度比以往时候更重要,如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性格及弱点,切忌好高骛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需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诚然,由于受压力、焦虑、浮躁等情绪影响,仰或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必须甚至挤出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绝不能茫茫然不知所措或是自怨自哎。二、准确的职业定位近年来,“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不是什么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