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48396
大小:6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20
《点阵中的规律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点阵中的规律》的教学案例汉师附小孙喜仲“点阵中的规律”是我于2010年12月上旬在校内执教的一堂教学观摩示范课,并接待了三所外校教师的听课,该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大家一致认为教学中有许多可取之处,我就自己教学中的几个环节进行分析阐述。一、引课自如,感知规律我从现在的季节是冬季引入,问学生:过了冬季将迎来是什么?(春季)又迎来什么?(夏季)接着是什么季节?(秋季)又是什么季节?(冬季)评析:通过引导认识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初步感知规律,理解规律的意义,再引入数学的规律,让学生从课件中的数学规律中去发现简单的规律,为本课
2、做很好的铺垫和引导。二、激情导入,抛砖引玉 通过问:同学们,见过阅兵式吗?。出示阅兵式的课件,这些解放军战士的队伍排得多么整齐啊!那我们同学们坐的又怎么样呢?如果我们用一个点表示一个士兵,那么由战士组成的兵阵就变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点阵。(板书课题:点阵中的规律评析:用雄壮的阅兵式导入新课。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又出人意料地把兵阵变成点阵,不仅自然地引出了新课,还让学生感到点阵并不神秘,点阵就在我们生活中。这种先声夺人的开篇,为学生下面的学习作好了情感上的准备。同时加入对同学们坐姿的纠正,很好的组织了教
3、学,培养了习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提出质疑,激发兴趣 通过呈现今天我们也来研究一下,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有几个点阵,每个点阵各有几个点?” “怎么数得这样快?有窍门吗?”每个点阵可以看成什么图形? 这时学生会说:“我是用算式算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第一组算式 第1个 1×1=1 第2个 2×2=4 9第3个 3×3=9 第4个 4×4=16 评析:(一个“算”字,使学
4、生的思维顺利的实现了由形——数的第一次转换。) 师:“这种数法真是又快又方便!照这样下去,第五个点阵有多少个点呢?第六个呢?第七个?八个?……第100个呢?” 师:“好像很有规律哦?谁发现了?” 评析:(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第几个点阵就用几乘几”,也有的学生会说,“第几个点阵就是几的平方。”) 师:那第n个点阵呢?(教师板书:....n.n也就是n的平方)你们能画出第五个点阵吗?(这个画点阵的过程虽然简单,但体现了由数——形的转换。培养了学生主动进行数形转换的意识。) “斜着看又可以得到什么新的算式
5、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板书: 第1个: 1=1 第2个: 1+2+1=4 第3个: 1+2+3+2+1=9 第4个: 1+2+3+4+3+2+1=16) “如第2个点阵就从1加到2再加回来,第3个点阵就从1加到3再加回来,第4个点阵就从1加到4再加回来”。“第几个点阵就从1连续加到几,再反过来加回到 1” 这个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点阵中的两个规律,这些点阵中还有其它的规律吗?还能换个角度去思考吗?小组讨论
6、,列出算是,全班汇报。 有的学生可能说:“这次都是奇数相加。” 教师问:“从奇数几加起?加几个?是随意的几个奇数相加吗?” 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第几个点阵就从1开始加几个连续奇数”。 最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组正方形点阵,得到了三条不同的规律,也许再换一个角度观察,还可以得到新的规律,今天暂不作研究。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其它形式的点阵。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教学环节。评析: 9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图形规律,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
7、,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集体研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学,为了给学生搭建探索问题的平台,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很有条理的明确探究任务后,是由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猜测,自己归纳、总结出来各种规律,。 (三)、融练于趣,陶情审美 第一关:探密武僧阵:书中试一试第一题,全班说算式,点答说规律。 第二关:解读荷塘图:书中试一试第二题,学生独立列算式,互相说规律,全班交流。 第三关:智走梅花桩 第四关:自创点阵图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这么多的点阵,有正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等等。能不能
8、自创新的点阵呢?最后,展示学生作品,结束全课。 (这样的教学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教学反思: “点阵中的规律“这一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图形中点的变化情况,进而推导出后续图形点的数量。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教者认为有以下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