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压强》案例新修改

物理《压强》案例新修改

ID:41245296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0

物理《压强》案例新修改_第1页
物理《压强》案例新修改_第2页
物理《压强》案例新修改_第3页
物理《压强》案例新修改_第4页
物理《压强》案例新修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压强》案例新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级物理《压强》教学案例九年级物理《压强》教学案例九年级物理《压强》教学案例备课日期:2011.11.1上课日期:2011.11.17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一节压强教材分析:《压强》是十四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学习本章节其它知识内容的基础,也是本章节的重点知识。学习压强的知识是为后面的学习开辟通道。压强的概念跟速度的概念很相像,初次学习压强的概念和定义时常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来类比学习压强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压强的知识前应该先理解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概念,这样按照知识的认知规律才

2、能更好的学习压强的全部知识。压强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广泛,我们身边到处都用到压强的知识,例如:刀、斧、锥、凿等工具都要磨的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带、腰带、汽车轮胎等都要做的很宽是为了减小压强等等。学习了本节知识能在生活中被利用来增大有益压强,减小有害压强,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本节知识也是为液体的压强、气体压强的学习做铺垫,以及为后面“浮力”“浮力的应用”知识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设计思路: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用图钉订挂图,感受什么是压力,用设计的简单实验来让学生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然后用

3、多媒体图片提出问题,再与速度列表、对比的方式很清晰、自然的引入压强的概念和定义式。要想进一步理解压强的知识必须加强练习来强化概念和定义式,把握压强的计算和单位。所以我又设计了计算题来巩固应用。讲授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时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再从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考虑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课堂小节环节也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本节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梳理和归纳、系统的整合,起着巩固、加深知识理解记忆的作用。小结在课堂教学中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使一堂课有头有尾,善始善终。板书环节

4、是一堂课的中心思想,在教学环节上有着突出显示的作用。因此板书的设计应清晰、明朗、简单、易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2.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

5、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教学重点: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单位教具:钉板、砝码、石粉、铅笔、海棉、橡皮泥、铁钉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出示两挂图,请两位同学比赛看谁能最先把它订到讲桌的背面上去。(教师分别给两位同学不同的图钉,一个是有尖的图钉,一个是无尖的图钉。)学生比赛结束,教师分别采访两位同学。师问胜者:“请谈谈你订画过程的体会”。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鼓励,并指出:垂直于受力面用力才能较容易把挂图钉在讲桌上,我们把这个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师问败者:“你甘心失败吗?”

7、(教师拿出给两位同学的图钉给这位同学看,学生观察图钉后摇头。)继续问:“你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肯定鼓励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的问题:由这次比赛,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二、进行新课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1)猜想:依据生活经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提出的猜想可能有:压力、重力、受力面积、接触面的材料等。首先,师引导学生分析判断究竟是压力还是重力产生了压力的作用效果,并讨论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排除了“重力”因素。接着,师指出:初中阶段遇到的问题

8、简单一些,接触面基本都是相同的,我们只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2)设计实验师提示学生面对多个因素时,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师准备的器材有:细沙、烧杯、矿泉水瓶(内盛水)、铅笔、气球等。请学生利用器材设计出验证上述猜想的方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将学生交流的方案及所用器材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实验1:选择的器材:细沙、烧杯、矿泉水瓶(内盛水)。做法:A、分别将烧杯正放、倒放在细沙面上,观察比较烧杯陷入细沙的深度。B、再将水倒入烧杯或矿泉水瓶放入烧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