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44550
大小:9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20
《电与热的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与热》的教学设计密山三中:卢文【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中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并注重多种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教材分析与处理】 “电和热”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的主体内容是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编者的实施建议是根据生活现象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结论,最后将结论应用于生活中,体现从生活走得物理──再从物理走进社会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通过实验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电阻的定性关系;再通过阅读探究;电热功率P与导体的R及
2、通过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式。 用结论解答课前实验现象,继而再观察多媒体的两个演示实验,根据结论判断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最后将结论应用于生活。【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具有热效应,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3.领悟从生活走进物理,将物理应用于生活这一课改基本理念。【教学准备】 电池组、带蜡油的铅笔芯、带蜡油的铜丝、导线、“探究卷”、课件。 重点: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难点:P=I2R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认识
3、现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师语:请同学观察通电的电炉子和电饼铛,回答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 学生:电能转化成热能。 师语:请仔细观察,谈谈你的“发现”,并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师语:结合2引思:探究课题──在电流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与电阻有什么关系? (“导入”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探究与发现(15分钟) 1.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过程:学生根据所给器材操作(参考装置图如下)。学生:根据铜丝和铅笔芯上的蜡油熔化的快慢,推
4、断出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热功率P与电阻R的定性关系。 发现小结:在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功率越大。 2.阅读与探究。 目的:了解电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 过程: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数据,得出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式。(附阅读卷) 小结关系式:P=I2R 师再引导:由P=UI、U=IR推导P=I2R,根据关系式,用语言描述热功率P与电阻R的关系。 探究结论: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为热的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三、应用与创新(2分钟) 目的:用刚刚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开课的实验现象。 (教师给出提示语,学生填相关知识)
5、 1.过程:以探究卷形式学生解答实验现象。 师:多媒体大屏幕演示实验。 师:应用结论指出实验出现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2.将结论应用于生活。 师语: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和许多产业中,哪些场合用到了电热器,请说出两个场景及包含的物理原理。 生:联想。 师语:利用电热器加热时,我们采用什么办法降低它的温度? 生:交流,解决问题。 师语:哪些场合用电器通电时发热,但我们并不希望它们发热?我们采用什么办法降低它的温度?《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密山三中:卢文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折射
6、》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既是光的反射规律的后续,又为学习下一章《透镜及其应用》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十分重要,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之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折射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能力。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的规律,为以后几节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光的折射现象;⑵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⑶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二)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
7、由折射引起的错觉;⑵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 因为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要求学生遇到未知事物要去发现,遇到新问题要去解决。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折射规律的探究。教学难点:折射规律的应用。 4、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学具:硬币、一次性纸杯、铅笔、玻璃砖、玻璃杯、激光灯、玻璃水槽、画有刻度的纸板。二、说教法与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我在教法上采用
8、启发式教学法、实验归纳法、自主学习探究法、直观教学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