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讨论课——人性是什么?

哲学讨论课——人性是什么?

ID:41238285

大小:31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20

哲学讨论课——人性是什么?_第1页
哲学讨论课——人性是什么?_第2页
哲学讨论课——人性是什么?_第3页
哲学讨论课——人性是什么?_第4页
哲学讨论课——人性是什么?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讨论课——人性是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性是什么?——哲学讨论课引言人究竟有没有本性,人的本性是一实在之物,还是一张任人涂抹的“白板”?人的本性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还是在不断变化、任人改造的?所有的人在本性上是平等相同的,还是参差不齐的?人性是否具有道德属性,是价值负载的,还是中性自在的?人的堕落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还是在自己?孟子的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孟子的性善论孟子最早提出人性本善的说法《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2、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ò,渗入的意思)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善的萌芽)。他把“善端”分为四类,即“恻隐(不忍人)之心”、“羞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它们是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萌芽。“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把人的不善归结为“不能尽其才”。“才”指人生来

3、就具有的质料,也就是“性”。他认为,人的本性虽则是善良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挥其善性,都能使自己道德发展,顺乎人性的本然。其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荀子的性恶论荀子把人性看作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人“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因此,人性是恶,不是善。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的性恶论那么人性的“善”是怎么形成的呢?他认为,那是人为

4、的结果。他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伪”就是人为的意思,它不是先天就具有的人的本性,而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经过长期的教化和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品格。“性”和“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性”是先天赋予人的,“伪”则是后天人为的;“性”产生“恶”,而“伪”则导致“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性伪合”,才能使天下得到治理。荀子的性恶论在性与伪这对矛盾中,他更强调“伪”的一面。人们本来都是天生性恶的,所以后来出现贤与不肖的区别,原因都是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起着决定的作用,“注错习俗之所积耳”。由

5、此,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命题,强调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起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的本性,使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这是他对性、伪关系问题做出的理论贡献。荀子的性恶论他批评孟子“性善论”,“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性恶论较之于性善论,无疑地包含了更深刻的内容。首先,他把人对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作为研究人性的出发点,这比起孔孟讳言利、倡言义的说教更为切实、质朴;其次,性恶论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性善论”的先验性。他认为,道德原则不是先天赋予人的,而是后天学习,“积伪”而形成的。VS人性:可变性与平等性之争除人性的善恶之争外,人性论战中的另一个焦点是能不能用人工

6、的方法对人性进行改造。在孔孟的态度都不甚明朗。不过,从前面的推测看,孔子倾向于认为人性不可改造,否则不会“性相近”;孟子倾向于认为人性可以改造,而且必须改造。否则不可能使人人都成为尧舜。人性:可变性与平等性之争汉代的刘安正式提出了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性的观点,汉代大儒董仲舒强调人性在恶面前的不平等,但是他也进一步发挥了荀子人性不变的主张,认为“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这一论点是对孔子人性学说的进一步发挥,对后来儒家思想的影响极大,故儒家只有“修身养性”之说,而非“修身改性”。因此,可以断言任何试图改变人性的想法至少不合乎主流的儒家思想。人性:可变性与平等性之争

7、在西方,柏拉图、马克思和斯金纳都强调社会条件作用的范围,强调我们通过改变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去改变人的本性。基督教,弗洛伊德和洛伦兹强调人的内在有限性难以改变。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开始把人性看作是变化着的人,并从人与变化着的外部社会环境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人性,把人性看作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所以,以卢梭为代表的激进主义相信,人的可完善性和无止境的社会进步,持一种世界向善论,相信通过教育、积极的立法、改变环境,可以使凡人变成圣人,否认人性中想作恶施暴的天然倾向。人性:可变性与平等性之争每个人在人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