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织物风格及规格设计 2

2 织物风格及规格设计 2

ID:41228725

大小:1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9

2 织物风格及规格设计 2_第1页
2 织物风格及规格设计 2_第2页
2 织物风格及规格设计 2_第3页
2 织物风格及规格设计 2_第4页
2 织物风格及规格设计 2_第5页
资源描述:

《2 织物风格及规格设计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织物风格及规格设计2.1织物风格及织物规格表2.1.1织物风格大豆蛋白/棉混纺衬衫面料以其高档、华丽、柔软的外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本品采用大豆蛋白纤维织制,使产品具有柔软的手感、丝般的光泽、棉的保暖和亲肤性等优良性能。并且大豆蛋白纤维产品具有明显的抑菌性,良好的透气性,是健康环保的优秀产品,对消费者也有很好地保健性。2.1.2织物规格表织物规格如表2-1所示:表2-1织物规格表项目品种大豆蛋白/棉混纺衬衫面料的设计与生产原料大豆蛋白/棉(65/35)线密度经纬纱线密度:11.7tex(45支)密度经向

2、密度553根/10cm,纬向密度316根/10cm组织经组织:府绸纬组织:平纹幅宽160cm2.1.3织物经纬色纱排列循环(1)经纱:大豆蛋白纤维(白色)/棉(浅粉色)(65/35)(2)纬纱:大豆蛋白纤维(白色)/棉(浅粉色)(65/36)2.2织物设计2.2.1原料设计2.2.1.1原料设计思路纺织品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纤维原料的性能。本品利用两种纤维组合产生的复合效应和功能互补效应,不仅可以扩大品种,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绿色

3、环保,健康且性能优良的新型纤维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大豆蛋白作为一种新型纤维已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其具有质轻、柔软、滑爽、丝般光泽的特点。吸湿、导湿性好、是生活用纺织品的良好原料。大豆蛋白纤维的产品在光泽上具有麻绢混纺产品风格,手感比绢挺、悬垂性好,抗皱性优于真丝且可用活性染料染色,染色牢度好,是制作高档衬衫的理想面料。2.2.1.2原料配比在混纺纱中,大豆蛋白/棉混纺衬衫面料中纤维的含量不但会影响纺纱的工艺,而且会影响织物的耐用性能和织物的产品规格。虽然大豆蛋白纤维具有很多的优良性能,但其也有一些明

4、显的缺点,如保湿性差,有蜡滑感等。因此,混纺比的适当选择就变得相当重要。目前,市场上多采用的大豆蛋白/棉混纺衬衫面料的混纺比为65/35。因此考虑到产品的耐用及透气吸湿性,以及纤维的可纺性,纱线的特性等因素,并且考虑到实际生产的可行性等一系列因素最终确定原料的配比为65/35.2.2.1.3原料规格纱线细度与纤维细度存在着如式2-1所示的关系Ny=(2-1)式中:Nf是纤维支数;Ny为纱线支数;n为纱线截面中纤维的根数。纤维支数与纤维直径存在着如式2-2所示的关系(2-2)式中:d为纤维直径;r为纤维密度

5、;Nmf为纤维可纺支数。由上二式可知纤维越细,纤维的支数就越高,可纺出的最高纱支就越高。由于本课题采用45支,所以采用的纤维较细。因为纱线横截面含的纤维根数较少,纤维内所含杂质易暴露出来,因此所用纤维应该细长且含杂质较少。大豆蛋白纤维及棉的规格表如2-2所示:表2-2大豆蛋白纤维及棉的规格项目大豆蛋白纤维棉主体长度/mm3827细度/dtex1.521.77初始模量/kg/mm29001000断裂强度/cN/dtex3.092.8断裂伸长率/%12.912.3回潮率/%8.69.02.2.2纱线设计2.2

6、.2.1线密度的设计大豆蛋白纤维纱线的线密度的大小对织物的外观性能、力学性能、手感起着重要的作用。织物设计中纱线细度的选择应根据织物的用途,风格确定。作为高档的机制衬衫面料,在纱线线密度的选择上,应以细特纱为主,配以较大的经纬密,使织物手感柔滑,质地厚实。经纬纱配置相同可以使生产管理相对简单,提高织机效率,从而节省成本,因此选择经纬纱线密度相同。根据实际情况,我选择的成纱线密度为11.7tex(45支)。2.2.2.2捻度设计纱线的捻度对织物的弹性、强力、手感、耐磨性、外观都有明显的影响。设计时应根据经纬

7、纱的种类、纤维的长度及织物的特点等因素而选取。由于本课题设计织物所用的纱线较细,密度较大,因而在临界捻度范围内应合理增加捻度,以增强纱线强力。考虑到衬衫织物手感不宜过于柔软,为避免影响织物挺括性及手感,应控制纱线捻度不宜过低。由于经纱承受张力较大,磨损多,故经纱捻度应略高于纬纱捻度。在此,选择经纱捻系数为390,纬纱捻系数为350。根据公式:T=式中:αt为特数制捻系数,Ttex为特数制捻度。得出经纬纱捻度为Tj=114.03捻/10cmTw=102.34捻/10cm捻系数390350捻度(捻/10cm)

8、114.03102.342.2.2.3捻向的设计纱线的捻向对织物的光泽、手感及纹路的清晰程度有一定的影响。纱线的捻向分为Z捻和S捻两种。经纬纱为异向捻时,经纬交织点在在接触处纤维相互交叉,经纬纱间不易缠合,其组织点因屈曲大而突出,手感柔软且颗粒饱满,便于均匀染色。而且由于纤维表明所呈现的纤维斜向一致,对光的反射方向也一致,因此织物的光泽好。因而选择经纬纱为异向捻,经纬Z捻,纬纱S捻。2.2.3织物规格设计2.2.3.1织物紧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