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鉴赏-第四讲

书法与鉴赏-第四讲

ID:41226747

大小:1.9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19

书法与鉴赏-第四讲_第1页
书法与鉴赏-第四讲_第2页
书法与鉴赏-第四讲_第3页
书法与鉴赏-第四讲_第4页
书法与鉴赏-第四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法与鉴赏-第四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五)、完成书体演变使之成为艺术的魏晋书法这一书法史上造就了一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王羲之。他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书圣”。南北朝书法家灿若群星,创造了无愧于前人的优秀作品,也为形成唐代书法百花竞妍群星争辉的鼎盛局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南北朝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东汉以后,一个特立独行,

2、谈吐风雅,知书达理的士人群体形成。书法成为他们挥毫笔墨,凸显神韵和风骨,表达自我意识提供了条件。书体的成熟期—楷,行,草书的出现1,楷书又称正书,正楷,真书,因其字形方正,笔画平稳,结构均匀,具有较强的书写规范,可作楷模。故名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创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达到顶峰。按照用笔和结体特点,可分为魏碑和唐楷两大系统。中国古代楷书艺术楷书有两个问题难以定位:一是其名称与正书.真书.隶书.今隶.八分书.章程书.混淆而难区分;二是其起源定于何时众说纷纭。一般而言楷书的标准在于方正端齐。有别于长纵不用转而用折等。另外行书的行

3、式,甲骨.钟鼎中不固定。左右行不拘。自秦以后,一律从右至左,无不例外。孙过庭《书谱》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惰性。”可说是一种概括。 自秦汉之际产生笔画至三国楷书成型,两晋南北朝是楷书发展的勃兴时期。王羲之楷书为其代表之一。经魏楷为代表。北朝书法的勃兴是楷书兴旺的标志。其质朴雄强的艺术风格。与南方的秀丽典雅。双峰对峙。楷书鼎盛时期限在盛唐承隋楷风格之变。各书家各显其个性体貌。中唐颜真卿以雄风创新;晚唐柳公权以“柳骨”相媲美于“颜筋”。凡此三变,形成唐楷之大貌,五代宋.元.明.清,是楷书式徵期。书家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未能突破晋唐楷书

4、已有的格局。楷书式微的另一些原因还有:印刷文化的兴起。楷书的审美表现性和抒情性均不及行草书。魏碑:主要是指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它是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性书体,点画形体造型还留有明显的隶书的痕迹,是一种还不成熟的楷书。《始平公造像记》王義之的行书飘逸瀟洒,浸透了诗文、绘画、雕塑的神韵,达到了追求美的极致。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草书王羲之的《七月都下帖》(六)书学鼎盛的唐代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颜真

5、卿 多宝塔碑欧阳询、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都留下千古绝墨。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起到规范和楷模的作用。楷书到唐代已相当成熟,无论结构,用笔都已达到完善成熟的境界。完全摆脱了隶书的痕迹。作为唐代最为杰出的两位楷书大家,颜真卿和柳公权各有千秋,颜体在于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有如关东大汉。柳体则是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二人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柳公权《玄秘塔碑》柳公权颜真卿,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

6、“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草书有什么不同于其它字体的特点是什么呢?特点:结构简便,笔划纠连。书写流畅、快速。但不易识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